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恒大女排若无郎平恐难以为继 重金引援也藏隐忧

2014年02月28日 10:3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本周二,郎平挂帅的广东恒大女排在全国女排联赛半决赛中不敌浙江女排,4年来首度无缘总决赛。联赛结束后,郎平很可能卸任该队帅位,专职执教中国女排。自成立起,恒大女排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世界级名帅的号召力几度刮起“冲击波”。如果郎平告退,这家国内惟一的职业排球俱乐部将何去何从?“恒大模式”又给中国排坛留下了什么?

  重金引援也藏隐忧

  2009年,在海外执教十载的郎平受恒大集团之邀回国,着手筹建恒大排球俱乐部,这也被视作该集团投资组建足球队前的“敲门砖”。在郎平的动员下, 恒大女排引进过中国女排“黄金一代”主力冯坤、周苏红、杨昊,美国女排主攻汤姆·洛根、塞尔维亚接应布拉科切维奇、意大利籍的世界杯最有价值球员科斯塔·格兰德等内外援,从而在国内联赛迅速崛起。2010年以全胜战绩冲上甲级后,该队连续3年闯进总决赛,收获一冠两亚。

  当初“牵手”郎平时,恒大支付其年薪500万元,俱乐部每年注资超过2000万元。此等资金虽难与中超球队动辄数亿元的年投入相提并论,但在国内排坛已然是天文数字,相当于多支专业排球队的总和。正因不差钱,恒大女排去年曾一口气租借7名国手,郎平率弟子从国家队直接转战世俱杯赛。

  不过,纵有强大的财力保障,但仅依赖引援并非长久之计。本赛季,由于本土球员能力有限,恒大女排在外援受伤的情况下找不到合适替补,最终仅以第4名晋级季后赛,遭遇常规赛头名浙江队。半决赛被淘汰后,郎平也颇感无奈,“成绩是不理想,但看看球队由什么球员组成,就这样还跟对方纠缠至决胜场,只能说大家尽力了。”

  “续约问题要看许老板”

  与恒大男足众星云集不同,恒大女排最能产生偶像效应的是郎平。联赛结束后,5年合同期满,她的去留问题自然成为焦点。对此,郎平本人不置可否,表示要看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的决定,“我还不知道公司什么想法,今后偏向发展青年队还是继续偏向联赛。”

  从目前的情况看,郎平与恒大续约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54岁的她长期“一肩挑两担”恐力不从心。去年底,恒大男足主帅里皮向郎平讨教兼任俱乐部、国家队主帅的经验时,后者摇头道,“很累!一年到头没有假期。”此前,郎平也曾透露,从今年开始将把工作重心放在国家队。

  另一方面,排球联赛尚未进入职业化,恒大女排投入高、产出低,也未能带动更多职业俱乐部的涌现,积极性势必受影响。由于联赛规定每队限上两名外援,恒大女排的多个位置需内援担纲。然而,郎平四处奔走却只能“借来”濒临退役的老将,当打之年者为各地方队备战全运会所用,无法转会。全运会排球项目增设小年龄组后,郎平到各地挖掘年轻球员也屡屡碰壁。恒大女排每个赛季的阵容都“大变脸”,均为临时拼凑。本赛季,恒大女排的外援实力不如以往,其主场也相对冷清,上座率最高时不足五成。据悉,对于下赛季,该俱乐部的确有意压缩投入。

  “恒大模式”价值几何

  无论郎平会否留任,恒大女排能否一如既往,它作为市场化运营的排球俱乐部确实引发过较大“震动”。对中国排球而言,“恒大模式”或许生命力不够强大,却也显现独特的价值。

  回顾过去5年,郎平认为“恒大模式”重在创新,“我们组队伊始就是职业化的形式,和国外俱乐部一样,每年不同的队员交流组成。恒大队不是体制内的队伍,给联赛带来很多新意,也提供了技术上的交流。”她举例称,外援的到来提升了中国球员的拦网和后排进攻的意识,“记得我们第一年来的时候,多数队伍都没有后攻,但现在浙江队、天津队的后攻就打得很多、很快。”在郎平看来,恒大女排对中国排球作出了贡献,“我们前几年都冲进了决赛,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看点。”

  不过,当年怀揣“为中国排球职业化尽微薄之力”初衷回国的郎平也有遗憾,“除了夺取联赛冠军,我们还希望联赛更加职业化。但现实情况是,中国女排的较高水平与联赛的冷清并不匹配。”

  此外,恒大女排阵容组成的“另类”,使其无法输出优秀球员,更遑论为国家队培养人才了。谈及此,一位国内排坛名帅向记者表示,这一点正是恒大女排的最大软肋,“外界总说中国排球联赛一潭死水,缺乏人员流动,但流动是双向的,恒大引进内援的同时没有输出,根本不算流动。”该教练认为,恒大一枝独秀很难产生“鲶鱼效应”,“中国排球的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多方参与,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黄志阳

【编辑:王牧青】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