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德里“泡汤”敲醒国羽 日本队水平全面提升

2014年05月26日 08: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经过一周的鏖战,2014年汤尤杯羽毛球男女团体赛昨晚在印度结束。以卫冕为目标的国羽军团,最终仅成功卫冕了尤伯杯。而男队则因整体低迷的表现错失了汤杯六连冠的机会,日本队昨晚3比2战胜马来西亚队,首次夺得汤姆斯杯。对国羽男队而言,此刻丢失汤杯暴露问题正是时候,它成为更好地备战里约奥运会的催化剂。

  日本实力全面提升

  在输给日本之后,国内舆论一片哗然。震惊之余,“日本羽毛球崛起”成了舆论的一个主流话题。其实,日本羽毛球队整体实力一直就不太差,而近些年来更是全面有所提升。只不过他们始终缺少一个像林丹、李宗伟那样世界顶级的领军人物。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日本羽毛球与中国在青少年培训层面上始终保持着紧密合作。特别是双方少年队,多年来轮换着在日本和中国一起集训。这也使得日本的青少年水平有了稳步提升的基础。本次担任日本第一单打的田儿贤一,早在2010年全英赛上便有了惊人表现。当时20岁的他淘汰了中国的陈金、鲍春来闯进了决赛,最终仅以微小分差输给李宗伟。而日本男子双打也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十以内的水准。

  此外,日本队一向以作风顽强、拼劲十足而著称,无论比赛落后多少从不言弃,而是死拼到最后一刻。他们的这一特点这次在与中国队的交锋中展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兵败非实力所致

  汤姆斯杯半决赛以0比3被日本横扫,绝对是这届杯赛国羽最惨痛的记忆。因为无论是从个人还是整体实力而言,国羽都不应该有这样的表现。

  的确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一提起汤姆斯杯,印尼、马来西亚、丹麦和韩国,一直被公认为中国队的主要对手。日本队从未进入过这一行列。但有意思的是本届杯赛前,国羽总教练李永波却一反常态地提到了日本队。他说:“除了传统对手依然还在之外,其他一些对手像日本等队也具备冲击的能力。”能够把日本排进主要对手名单,足见其已引起国羽的关注。毕竟日本队阵中拥有男单世界排名第四和第十四的田儿贤一和桃田贤斗,以及男双世界排名第三的远藤大由/早川贤一,该队整体实力已今非昔比。

  不过在过往的单项赛中,这些日本选手只偶尔对国羽构成威胁。从半决赛中日出场选手对阵记录来看,谌龙和柴飙/洪炜都保持着极高的胜率。但也正是这种高胜率成了捆绑中国选手的绳索。貌似处于劣势的日本选手全然没有包袱,放手一搏;而对困难准备不足,对对手的发挥准备不足,最终让国羽吞下了惨败的苦果。

  打法单一暴露缺陷

  半决赛不敌日本,国羽除了在心理上的准备不足外,还暴露出另一大问题。这就是:打法过于单一。

  谌龙和杜鹏宇基本上以打控制球为主,整场比赛主动进攻很少,进攻实力也明显偏软。输给日本之后,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也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他说:“当我们的林丹成功之后,很多选手愿意去模仿林丹控制球的打法。结果造成了自身特点的缺失。比如像谌龙、杜鹏宇,他们现在打法都是控制球,当碰上水平一般的选手时,这种打法可能会奏效,但碰到高水平或者进攻型打法的选手时就会出问题。像日本的田儿贤一和桃田贤斗,他们就是进攻型打法,加上他俩又拼了出来怎么打怎么有,所以我们就显得非常被动了。”

  汤杯半决赛输球之后的当晚,李永波与教练组谈了三个小时。他指出:“输球有运动员的问题,也有教练的问题。回去我们要研讨训练思路和理念。”

  林丹不可复制

  首次以第一单打身份出战汤杯便遭失利,谌龙的实力和水平遭到了各方的质疑,甚至有人发出了林丹没有接班人的感慨。对此,李永波明确表示:不要拿谌龙和林丹去比,因为林丹不可复制。

  他说:“林丹在拿到那么多头衔之前,也是不断遭受挫折才有了今天。大家只看到林丹光环的一面,但之前他也输给过中国香港的黄永棋,在苏杯上也输给过李宗伟,所以说林丹是不可复制的。其实,谌龙从2011年到2012年已经打造了属于他的时代,多次击败李宗伟,但是从2013年开始他便不断受伤,世锦赛、全运会都因此受到影响。他心理压力很大,对自己也有质疑。他之前肩伤有三个月不敢杀球,因为受伤他的打法也变了。但通过这次比赛的教训,我们会让他在保证体能训练的同时,恢复他之前的打法。”

  无论怎样,汤杯已经结束。状态和精神都比较低迷的中国男队受到了一次重挫,但愿受此一难能让中国队清醒过来,重新调整、振作,迅速走出低迷的态势。而今年下半年的世锦赛,应该是他们证明自己的重要机会。

  文/本报记者 李晖

【编辑:王牧青】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