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马拉松猝死事件敲响警钟 应强化安全宣传教育

2014年05月28日 09:19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日前发生参赛选手猝死的悲剧,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副主任王大卫昨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后国内举办马拉松赛事,田管中心除了要进一步加强赛事组织管理工作外,还将细化安全宣传教育,尽可能降低猝死悲剧发生的几率。

  近年来,马拉松爱好者人数急剧增长,各地马拉松赛事日益红火,但业余选手比赛猝死的事件一再发生。为何生命不可承受之跑愈演愈烈,如火如荼的国内马拉松如何保障参赛者的生命安全,悲情马拉松何日画上句号?

  不可想跑就跑

  在25日的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中,10名参赛人员在赛中出现身体不适,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马拉松选手猝死的悲剧,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在今年3月举行的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上,一名25岁女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突然晕倒,抢救无效死亡;在2012年的广州马拉松赛上,两名选手在赛后死亡。

  马拉松选手中出状况的,往往是很多平时没有长期坚持跑步习惯的业余选手。有调查表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人绝大多数是被朋友“怂恿”或者“被组织”参加的,个人做了大量准备之后参加的凤毛麟角。有些选手还会在报名后锻炼一下,绝大多数都不会对此进行身体上的充分准备。这种形同“裸跑”的冒险,出现意外其实并不“意外”。

  不能多快好省

  马拉松运动确实有着独特的魅力。对选手个人来说,这项运动展现了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对主办城市来说,既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能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由此,马拉松运动在国内遍地开花。2010年全国马拉松仅12场,2011年增加到22场;2012年达33场,参加者首次突破50万人次。

  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的马拉松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田径协会主席段世杰曾承认: 2012年中国只有33场马拉松,而美国有780多场,日本有300多场,德、法、英国和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等多逾100场,印度也有50场。

  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马拉松比赛的“数量”,正在多快好省地迅速上去,但与之相关的医疗配套、细节服务等“质量”,并未同步跟上。一方面是办赛存在随意性、硬件软件跟不上,另一方面是参与者热情高涨但马拉松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不够,马拉松猝死由此频发。

  不忘敬畏生命

  “近年来,红火发展的马拉松比赛与参赛选手猝死的悲剧形成了强烈对比。马拉松以及长跑具有一定的风险,但这个项目是一种简单经济、便捷有效的健身方式,拥有庞大的参与人群。所以我们要做的是鼓励和引导参与者科学健身,切实加强安全教育,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绝不能因噎废食,否定马拉松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王大卫这么表示。

  对于业余马拉松选手来说,关键是要做到量力而行。中国极限耐力跑第一人陈盆滨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诫业余跑者的理念误区,“其实,知道什么时候放弃比一味坚持更重要。”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陈国强是一名资深跑者,他认为马拉松的意外有一定的发生概率,但避免“悲剧”需要整个社会对生命最高度的敬畏。

  本报记者 陈华

【编辑:岳川】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