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门线技术首次应用世界杯 对冤案说再见

2014年06月17日 09:12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当本泽马认为自己打进了法国队第2个进球之后,他先是开心地做出了庆祝动作。不过,随后他的表情有些迟疑,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个球到底进了没有。而就在本泽马迟疑的那一刻,主裁判的手表收到了“GOAL”的信号,而这个信号的含义正是:这个进球有效。这一刻,本泽马的笑容大概会让兰帕德默默流泪:“为什么我没有赶上这样的好时候?要不然,英格兰队也不用在上届世界杯早早回家了呀?” 扬子晚报特派记者 钱旭 汤敏

  这个进球就是有效

  这个本来可能有争议的进球发生在第48分钟,卡巴耶右路送出精准传中,本泽马禁区内左脚凌空垫射,皮球打在右侧立柱内侧弹下,这个球本来没有进,但在皮球弹向门将巴拉达雷斯时,巴拉达雷斯慌乱中将球碰了一下,然后迅速将球从球门里捞出,若无其事的准备恢复比赛,但巴西籍裁判里基示意皮球已经越过门线。

  裁判的这个判罚让洪都拉斯主帅路易斯·苏亚雷斯不淡定了。他坚决地表示这个球肯定没有进,而且跃跃欲试,希望找个说法。倒是法国队主帅德尚,走上前向苏亚雷斯认真解释。

  那么真正的事实如何呢?随后,门线回放开始播放“答案”,本泽马的射门在击中立柱瞬间的确没有进入门线范围以内,可是洪都拉斯门将的扑救却酿下乌龙,皮球居然被挡入球门,门线技术清晰的反映了这一点。

  于是,最终,这个进球被判定有效,不过国际足联把这个球计为了洪都拉斯门将巴拉达雷斯的乌龙球。

  智利人先被撞了一下腰

  法国人因为门线技术而得到了一个进球,而在本届世界杯上,他们不是第一个用到门线技术的球队。此前赢球的智利队才是第一个,不过他们比较倒霉,他们的那个射门,没有得分。

  13日小组赛首轮,场序4,智利对澳大利亚。比赛进行到下半场第62分钟,智利队的巴尔加斯获得单刀射门,球缓缓滚向球门,在门线上被澳大利亚队的威尔金森铲出。主裁判杜埃顿了一下,示意此球没进。智利队的球员高举双手示意“这球进了”,澳大利亚球员反复摇着手说“没进”。

  那么,这个球到底进了没有?主裁的手表没有动静,显然这个球没有进。随后,不到一分钟后,电视直播播出了门线技术的3D动画,球刚刚擦到了一点门线,威尔金森就已经将球铲出了。视频一放,一锤定音,毫无争议。

  门线技术是啥样?

  说了半天,门线技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技术呢?

  为了避免类似南非世界杯上“兰帕德冤案”再次发生,国际足联在巴西世界杯上首次推广门线技术。除了在每个球门四周布置7台高清摄像机外,还会让主裁判佩戴上特制手表,只要进球,手表就会发出震动以提示主裁判进球有效。

  巴西世界杯的全部12个球场都安装了14台摄像机——每个球门都有7台摄像机瞄准它。这些摄像机每秒将录下500幅图片,然后由电脑对其加以分析。在足球越过球门线的一秒钟内,裁判佩戴的特殊手表就会震动,并闪现出“进球”的字样。这套技术由德国“球门监控”技术公司开发,该公司总裁迪尔克·布罗伊希豪森说:“门线技术是未来趋势所在。”

  “门线技术”会彻底终结进球与否的争吵吗?设计者表示,“门线技术”已经进行了2400次测试,结果完全正确。

  那些让人难忘的门线疑案

  门线技术是足球运动发展的产物。在历史长河中,各种赛事门线悬案乃至冤案,层出不穷。

  1966年决赛赫斯特的世纪悬案:那一年,在英德决赛中,赫斯特在加时赛中的进球弹横梁砸下,苏联边裁认定进球有效,但球是否越过了门线,至今也无准确的定论。

  1986年世界杯疑案:在小组赛中,巴西1比0击败了西班牙。那是比赛进行到下半场时,米歇尔禁区外凌空抽射,皮球打在横梁弹地飞出,慢镜头显示皮球已经越过门线,但是主裁判却判罚了角球。心态失衡的西班牙最终输给巴西。2010年世界杯悬案:还是英德大战,比赛的转折都因为一个糟糕的误判。第38分钟,兰帕德禁区外抽射,皮球打在横梁上反弹在地弹了两次后被德国队守门员诺伊尔拿住,当值主裁判乌拉圭人拉里昂达和助理裁判对此并无反应,拒绝判进球有效,但此后的慢镜头回放显示球已明显整体过了球门线。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