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足球少年留学巴西:一生受益 将来传承理念

2014年07月03日 16:3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 朱广沪(右)关心在博塔弗戈俱乐部训练的中国足球少年

■ 中国足球少年马晟(左)和巫林峰上了巴西当地的报纸 陶邢莹 摄

  足球,是巴西人的文化和信仰。这里的孩子一出生,学会的第一个单词就是Goal,获得的第一个礼物就是足球。巴西孩子刚懂事,都梦想成为职业球员。

  中国少年精英队留学巴西,他们学到了什么?他们将来又会给中国足球带回些什么?

  学踢球一生受益

  博塔弗戈U17青年队的巴西孩子告诉记者,“每一个从贫民区走出的孩子,的确梦想足球改变人生。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职业球员。我们现在就是在享受足球,在足球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会让我一生受益。即便我将来不踢球了,我也能在社会立足。”

  现在,中国少年精英队的孩子们,也和博塔弗戈的巴西孩子一样,接受纯正的巴西足球熏陶。

  根据巴西法律,18岁以下的孩子都要参加文化学习,除了学习葡萄牙语,还要学习英语和西班牙语,晚上的文化课甚至要上到23时才结束。

  除了学习,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在里贝朗·普雷图,少年精英队成为当地居民争相合影的对象,颇受欢迎。

  世界杯期间,法国队在博塔弗戈俱乐部训练,少年精英队全队前往观摩了两堂训练课。他们收获了埃弗拉的汗衫、本泽马的签名,女足姑娘们还和法国球迷交流后,获赠法国围巾等纪念品。

  巴西狂欢节期间,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桑巴舞俱乐部活动,已经能说一口葡语的孩子们,大胆而热情地同当地人跳起了桑巴。

  场上要有创造力

  圣保罗州的博塔弗戈俱乐部,有百年历史。6年前,建立了国际青训足球学校,帮助培养来自中国、南非、新西兰等各国的足球少年。总监儒尼尼奥指出,这批中国孩子有很棒的技术,但更需要学习阅读比赛、理解比赛的技能。

  纪律和团结,的确是足球运动的最基本保证。但是在球场上,球员需要有应变能力和创造力,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球员所缺乏的。儒尼尼奥打了一个比方, “如果内马尔在14岁的时候,你叫他别带球,要多传球,那他就不是现在的内马尔了。”

  “来到巴西后,最大的变化是,对踢球的看法不一样了,发自内心的喜欢。”被博塔弗戈U17青年队相中的马晟告诉记者。作为中后卫,在博塔弗戈青年队训练的日子里,他变得更有创造力了,“对于比赛的阅读和判断,不该墨守成规,而是要灵活变通。”

  足球从娃娃抓起

  在中超联赛,各俱乐部将大把大把的钱,砸在了引进外援身上。对此,儒尼尼奥认为,买球员只是速成的,不会从根本上帮助中国足球。足球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娃娃抓起。儒尼尼奥指出,最好的模式是,职业教练也带青训的孩子,将他们一直带到成年队。

  曾经带健力宝队留学巴西的朱广沪,如今也是少年精英队的顾问,他每年都会前往博塔弗戈看望孩子们。朱广沪认为,少年精英队的留洋模式,能培养球员的综合素质,帮助孩子融入巴西的足球环境。

  朱广沪指出,这里有完善的青训竞赛体系,“因为足球首先是比赛,没有完整的竞赛体系的话,孩子的提高是有限的。在巴西,孩子们可以参加校际、州级,业余的、俱乐部的各类竞赛,通过比赛冒出不少苗子。很多孩子从7岁起就进入训练营,每周训练3次,保证一次比赛,其他时间回到学校和社区。这给了孩子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想象力,提升了孩子的争胜欲望。”

  以马晟为例,通过比赛,他被博塔弗戈U17队教练看上,教练认为他是该俱乐部最好的中后卫,只是由于法律规定,他暂时还不能同俱乐部签约,尚在等待正式的文件下发,但他已经进队同巴西孩子一起训练。

  朱广沪指出,“在送出球员的同时,我们对教练员、裁判员和管理层的培训,也需要同步进行。”

  正如精英俱乐部副总经理陈小东所言,“留洋是一条路,我们或许不能改变中国的足球大环境。但我们希望,这条路,能给中国足球带去一些借鉴意义。”

  将来要传承理念

  留洋巴西,究竟将来会成为怎么样的人?

  最近来到学校的女足,并非是国内最顶尖的队伍,但姑娘们的足球梦想,一样很美好。

  山西姑娘王亚青坦言,并不确定自己未来的足球水平会达到哪一个层次,但她觉得巴西之行,一定是会有收获和回报的,“我能踢到什么层次就什么层次,我未来的愿望是当教练。在巴西学好足球知识和理论,回到国内将巴西的先进理念传授给更多孩子。”

  来自云南农村的14岁姑娘赵丽君,曾是一个爱哭鼻子性格内向的姑娘。来巴西后,一次对抗训练中,作为门将的她因为丢了一个球,哭得稀里哗啦,把守门员教练蒂亚戈吓了一跳。而现在,她变得更开朗、更积极了。“我的梦想是,将来进入女足职业队,用挣来的钱捐给云南贫困地区,培养家乡的足球少年。”站在球门前,她扬起黝黑的脸庞,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特派记者 陶邢莹

  (本报里贝朗·普雷图电)

【编辑:燕磊】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