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华台北选手成“钱塘江冲浪中国第一人”

2014年09月07日 2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杭州9月7日电 (筱弋)备受关注的“钱塘江冲浪中国第一人”争夺战7日战落下帷幕,经过四天的训练和考核,来自中华台北的选手陈东铭最终凭借更胜一筹的摩托艇驾驶技术,以及出色的浪上动作战胜了内蒙古选手铁桩,获得9月9日至11日举行的第三届红牛钱塘江冲浪对抗赛的参赛资格。

  届时,他将与首届红牛钱塘江冲浪对抗赛冠军菲利普·麦克唐纳德(Phillip Macdonald)组成中国杭州队出战,并于首日对战夺冠热门美国夏威夷队。

  今天钱塘潮达到了近几日来的峰值,最大的浪能达到三、四米的高度。在如此良好的浪潮下,陈东铭非常顺利地进行了冲浪练习,回忆初试钱塘潮的这段经历时,他说:“开始我站在浪的中部,那里比较厚,我利用走板把浪尽量多地压入水中从而增加速度。之后又在浪头位置做了几个上下滑行的转弯。”

  与9月6日铁桩试冲时一样,陈东铭此次在浪上的时间也达到了一分钟左右,在被问及是否也有疲劳感时,陈东铭说道,“昨天看到了铁桩冲浪的情况,我冲浪的垦丁地区,也有这样长时间的浪,我平均分配了力道,保证了体力完成这次长时间的冲浪。”

  由于内河冲浪的特性,钱塘江冲浪不仅考验着选手对于浪潮的驾驭能力,更需他们具备娴熟的摩托艇驾驶技术,因为浪潮不会像海洋那样连绵不绝,而是以平均每小时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前奔涌,一旦在比赛中错过一段大浪,那么选手唯有借助水上摩托艇全力冲刺重新寻找下一个浪眼。根据比赛规则,正式比赛阶段,每一支参赛队伍的2名选手将有3次冲浪机会,裁判取3次动作的总分评定该队成绩。作为红牛钱塘江冲浪对抗赛的第一届冠军、第二届亚军队伍的成员,麦克唐纳德的能力和技术毋庸置疑。

  届时在比赛中,杭州队将安排麦克唐纳德负责两个浪上动作,中国选手负责一个。因此,中国选手预计将有2/3的时间在驾驶摩托艇,配合世界冠军级队友麦克唐纳德找到合适的浪潮,以获得高分。所以,完成浪上动作之后,陈东铭与铁桩的较量也进入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轮流与麦克唐纳德配合,将他放到合适的浪眼上完成冲浪。

  在这个环节中,二人分别与麦克唐纳德搭配了三次,铁桩由于摩托艇驾驶技巧上稍显生疏,三次尝试都没有成功。而陈东铭则与麦克唐纳德搭档顺利,成功地完成了后两次配合。

  不过谈到在钱塘潮中的这段驾驶经历,陈东铭表示并不轻松,他说:“在浪里驾驶摩托艇和静水中完全不同,由于过于颠簸,油门的操作会被放大,用力稍大,摩托艇就会窜出去。另外浪潮的走向也会改变你的驾驶方向,这是对技术和经验的双重考验。”

  除了之前几日的刻苦训练,陈东铭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还在于和麦克唐纳德的默契配合,他说:“我与麦克唐纳德通过语言和手势不停沟通,他告诉我应该加速并向哪个方向去追浪眼,我很快找到白浪花出现的地方,在合适的位置将他放下,麦克唐纳德顺势完成了一套精彩的冲浪动作。”

  在3天的训练结束后,赛事组委会经考量后,由赛事总策划、冲浪界的传奇人物彼得·唐恩公布争夺结果,陈东铭最终得以晋级。

  结果揭晓后,中国选手的教练兼队友麦克唐纳德也对评判进行了解读,在他看来二人的冲浪水平接近,陈东铭晋级更多是因为他娴熟的摩托艇驾驶技术,他说:“四天的训练结束了,能够看到他们的努力。在我看来,赛事的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希望选择一个能够与我配合更默契的队友。陈东铭在训练中展现了出色的技巧,尤其是在面对大浪时具备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对于摩托艇的控制也更加熟练。”

  谈到陈东铭的晋级,赛事总策划唐恩说:“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中国选手参与其中,但由于安全等各方面的综合考量,今年只有一个参赛名额,明年如果有机会,我们更希望看到陈东铭和铁桩这样的中国选手独立组成一支队伍参赛。”

  当日,赛事组委会还举行了技术讲解会及抽签仪式,中国杭州队将于9月9日对战夺冠热门美国夏威夷队。9月10日,美国加州队将与澳大利亚昆士兰队对决。最终预赛得分最高的两支队伍将于9月11日,即农历八月十八会师决赛。(完)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