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锦织圭上演现实版"网球王子" 淘汰德约科维奇

2014年09月08日 14:32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锦织圭上演现实版“网球王子”淘汰德约科维奇

  谈到日本网球,很多人会联想到著名漫画《网球王子》,在那个二次元的世界中,日本的年轻才俊在网球上展示了惊人的实力。昨天,现实版的《网球王子》在美网赛场上演,日本网球的骄傲锦织圭在半决赛再爆冷门,以3:1淘汰头号种子、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约科维奇,成功杀入决赛,成为首位闯入大满贯男单决赛的亚洲选手。他的决赛对手是克罗地亚选手西里奇。

  不知道怎么就赢了

  “说实话我不知道这场自己是怎么打的,比赛打得很激烈,这是我第一次大满贯半决赛,对手是世界第一,所以压力也很大,我觉得这几场发挥很好。今天的天气条件不算太好,第二盘对手发挥得不错,所以我第三盘更加集中了注意力,赢下了比赛。”锦织圭对自己的胜利评价道。

  锦织圭的决赛之路含金量十足,从1/8决赛开始,他先后将5号种子拉奥尼奇、3号种子瓦林卡和头号种子德约科维奇斩落马下。

  华裔教练居功至伟

  华裔教练张德培的支持和帮助让锦织圭很是获益。“从去年年末开始,他就给予我很多帮助,还提升了我的心理素质。他和丹特工作很到位,我现在打得更有侵略性,更加自信。他很严格,有时候你需要严格。而他在包厢里给予我的支持也让我很受用,不会感到沮丧。”

  能成为亚洲男选手第一人,锦织圭也很是激动:“我已经收到了20条短信,尽管日本时间是凌晨4点。很高兴能再次创造历史。这是第一次有亚洲球员进入决赛,我希望我能获胜,再次刷新历史。”

  两场半决赛都爆大冷

  而在另一场半决赛同样爆冷,克罗地亚猛将西里奇直落三盘以6:3、6:4、6:4击败二号种子、瑞士天王费德勒,职业生涯首次杀入大满贯男单决赛。这也意味着,西里奇与锦织圭联手导演了男子网坛10年来的全新剧情——这将是自2005年澳网以来,首次出现纳达尔、费德勒、德约科维奇、穆雷这“四大天王”全部缺席大满贯男单决赛的情况。

  锦织圭其人

  日本头号男单锦织圭是近年来世界网坛上崛起的一颗新星,他职业生涯曾五次获得ATP分站赛冠军,今年5月,他成为了ATP1973年排名制度改革以来首位排进世界前十位的日本选手。

  锦织圭出生于1989年12月29日,2007年成为职业网球选手,与拉奥尼奇、迪米特洛夫等当今年轻红人同属一代球员。2008年,18岁的锦织圭就拿下职业首冠。经过厚积薄发的数个赛季后,锦织圭在去年伤愈归来。本赛季请来华裔名宿张德培辅助,他也开始蜕变。不仅先后赢得孟菲斯和巴塞罗那冠军,而且还在迈阿密大师赛上打进四强、马德里杀入到决赛,也成为其在美网蜕变的序曲。

  这,就是网球

  独一无二的网球发球

  在所有隔着网子对打的体育项目中,网球的发球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一分有两次发球机会,而其他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都只有一次发球。

  在网球发球的时候,球员要站在底线之后的一边,斜着向对面的发球区发球。这个规则和羽毛球对角发球差不多。高水平的运动员一般都将网球抛起,身体后仰,将球拍举过头顶,利用身体的扭曲带动球拍向身前或者一侧用力下挥,抽击或者削击在头顶空中的网球,使网球快速地落入对方的场地,以破坏对方的回球,从而取得优势。

  业余球员,则一般发“泡泡球”,球拍低于腰以下,向前向上把球发过网,正式名称叫“下手球”。我们很难看到职业球员发下手球,但是也有例外,1989年法网决赛,17岁的张德培对阵伦德尔时,突然发了个下手球,偷袭得手。伦德尔没有嘲笑张德培,相反认为张德培打球有智慧。

  因为网球比赛是两次发球,所以一发,很多球员采用平击发球,平击球是球速最快的发球法,也叫“炮弹式”发球。这种发球虽然力量大、球速快、威胁大,但命中率比较低。二发,球员通常就采用旋转,上旋和侧旋,以确保成功率。

  男子球员中,美国的罗迪克的发球不错,罗迪克在土场比赛时,发球时能把球砸进土里。女子球员中,小威的发球是相当好的,大家公认小威的发球,可以和男球员比肩。

【编辑:张曦】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