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袋鼠"夺冠遭恨:接连打进世界杯 西亚风光不再

2015年02月02日 09:06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北京时间前天晚上,2015亚洲杯冠军在悉尼大球场诞生——东道主澳大利亚队通过加时赛以2比1击败韩国队,登上亚洲之巅,这是澳大利亚队“脱大入亚”后首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

  不过,有“袋鼠军团”之称的澳大利亚队还没来得及尽情享受冠军带来的喜悦,就听到了一个足以令他们肝颤的消息——在亚足联高层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西亚诸强纷纷表达了要把澳大利亚队“轰回”大洋洲的愿望,这让亚足联主席萨尔曼十分头疼。显然,树大招风的“袋鼠军团”摊上事了。

  赚了 入亚十年连进世界杯

  这是澳大利亚足协自2005年从大洋洲足联转投亚洲足联后,首次拿到代表亚洲足球最高水平的亚洲杯冠军。不过,十年来,“脱大入亚”后带给“袋鼠军团”的好处,可不仅是1座亚洲杯冠军奖杯。

  按照国际足联关于世界杯参赛名额的分配规则,澳大利亚在地理位置上所属的大洋洲只享有0.5个世界杯决赛圈参赛名额。所以,尽管在大洋洲称霸多年,澳大利亚队也必须和其他大洲的球队争夺另外半张世界杯门票,但大多时候他们都是给对方送票的“酱油哥”。直到在2005年进行的德国世界杯预选赛上,他们才在附加赛两回合比赛中通过点球大战淘汰乌拉圭队,时隔32年再进世界杯决赛圈。

  不过,从那以后,从大洋洲足联加入亚洲足联的“袋鼠军团”就迎来了好日子——亚洲拥有4.5个世界杯参赛名额,而占据身体优势的澳大利亚队丝毫不惧任何一个亚洲对手,于是在世预赛上出线也成了家常便饭。2010年南非世界杯、2014年巴西世界杯,他们均参加了,尽管表现不佳,但却就此成为世界杯32强的常客,摆脱了曾经的国际足坛边缘角色。

  赔了 西亚诸强风光不再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澳大利亚队在世界杯、亚洲杯和亚冠赛场的风光,让近年来在亚足联高层拥有话语权的西亚各足协很不满。要知道,历史上西亚球队在亚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如今的落差必然会让这些财大气粗的“土豪”有些不忿。

  自1998年法国世界杯以来,世界杯入场券的分配基本上处于东西亚均势。2002年世界杯,由于日、韩是东道主,另外两个参赛名额被来自东、西亚的中国和沙特平分。2006年德国世界杯重现了1998年的一幕,伊朗、日本、沙特、韩国这4支队参赛,东西亚各占两席。

  2010年南非世界杯,是澳大利亚队加入亚足联后的首届世界杯,日、韩、朝、澳这4队联手制造了东亚足球对西亚足球的“灭门惨案”。2014年巴西世界杯,东亚的日、韩以及澳大利亚、伊朗晋级32强,东亚球队依然优势明显。可以说,近两届世界杯,西亚球队成了不折不扣的输家。

  与赛场上不得志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以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家为代表的西亚诸强,在亚足联的统治力在不断提升。此前在亚足联呼风唤雨的哈曼被萨尔曼取代,但不变的是西亚各足协在亚足联高层的影响力。

  既然自己国家的球队不给力,这些实权人物自然要想点办法了。于是,在亚洲杯决赛开始前,有些来自西亚的亚足联执委提出:澳大利亚进入亚足联后,没给亚洲带来更多的世界杯名额,反而挤占了亚洲原有的世界杯名额,所以应该将其“开除”。

  乱了 东西亚博弈战火重燃

  据《迪拜日报》报道,对于西亚诸强发出的声音,萨尔曼不敢怠慢,他承认“中东国家希望将澳大利亚赶出亚足联的呼声正不断扩大。”当然,他也指出,并非有这样的声音亚足联就会有所动作。

  感觉到事态不妙的澳大利亚足协首席执行官大卫·加勒普赶紧为“袋鼠军团”解围,“虽然我们是亚足联的新成员,但我们已承诺参加各种比赛,且遵循亚足联的各种章程。这次亚洲杯,也显示出我们的贡献不仅仅是在足球上,还为亚洲各重要贸易伙伴搭建起社交和政治桥梁。”

  本届亚洲杯组委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布朗则指出,澳大利亚需要拿出更多的行动来获得亚足联成员更多的支持。

  当初倡议澳大利亚进入亚足联的日本足协及该国赞助商,仍坚决地站在澳大利亚一边。而在足球层面一直倡导东亚统一步调的韩国足协,也需要日、澳两国抱团增强东亚在亚足联的话语权。

  不过,就在亚足联各会员协会都在就此事持观望态度时,澳大利亚当地媒体《太阳先驱报》又援引萨尔曼本人的话对相关报道进行了否认。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亚足联,东西亚两股足坛势力的博弈还将持续下去。毕竟,世界杯参赛资格可不是去踢几场比赛那么简单,更事关国家形象、体育经济、球迷情绪等方方面面。本报记者 王洋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