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超联赛22年外援名额多变 限额多少是多?

2015年03月24日 18:11 来源:半岛都市报  参与互动()

  中超联赛近几个赛季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明显提高,但中国国家队的成绩并未同步提升,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产生出“中超还是靠外援”的观点。有人认为,“4+1”的中超外援名额过多,挤占了中国球员的上场时间。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也提出了“研究引进高水平外援名额限制等相关政策及决策机制,处理好外援引进与本土球员培养的关系”。那么,外援引进与本土球员培养之间,究竟怎样才能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呢?

  现象>>>联赛22年外援名额多变

  从1994年中国开始职业联赛以来,外援一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因素,围绕外援的话题,也从未停止。

  甲A元年,每家俱乐部可以引进3名外援,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2002年。但是,从2001年开始各俱乐部禁止引进外援门将。2003年,外援政策更改为“注4上3”,即可以引进4名外援,3人可以同时出场。

  一年之后,中超元年,俱乐部外援名额又进行了调整,缩减为“注3上2”。2005年和2006年,外援的上场政策更加苛刻,虽然引援名额为3人,但每场比赛只能报名2人。2007年,外援政策重新调整为“注4上3”。

  2009年,为了适应亚冠的需要,外援政策调整为注册4+1,上场3+1,这一政策沿用至今。职业联赛22年,可以看出,外援政策也在发生变化,整体上在不断增加的同时趋向稳定,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反复。

  正方>>>外援给中超带来了什么

  高水平外援给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带来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高水平外援,从来都不是联赛的毒瘤。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首先,高水平外援,可以迅速提高球队的战斗力、竞争力,提高整个联赛的吸引力、观赏度、知名度,吸引广告商、赞助商,同时带动国内球员的成长。整个联赛的吸引力强大了,球迷、赞助商都有了热情,联赛才有生存的根基和可能性。”青岛作家、著名球迷夜先生表示,“职业联赛本身,追求的是可循环、可持续的利益。有钱,就可以买到一支好球队,有好球队,就有各方面的竞争力,就可以进一步生钱,良性循环。”

  2012年,申花引进阿内尔卡和德罗巴,2013年,孔卡、穆里奇等率恒大夺得亚冠冠军,出现在世俱杯的赛场上,这些都让人对中超刮目相看。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认为,“在目前中外足球水平相差很大的情况下,外援对于中超俱乐部的作用是雪中送炭的。除了提高球队的水平,对于职业俱乐部来说,高水平外援的进入,也可以起到繁荣市场的作用。”

  反方>>>抢占了本土球员的机会

  在高水平外援给中超带来活力的同时,也有观点认为,过多的外援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国内球员的位置和上场机会,从而影响了本土球员的发展。

  在中国多家俱乐部执教过的老帅桑特拉奇就曾表示,“中超联赛上四个外援,这样势必限制本土球员上场,本土球员得不到锻炼机会,肯定影响中国足球整体发展。”而亚泰俱乐部总经理刘玉明则表示,中超4外援确实太多,尤其是注册5人更无必要,中甲甚至可以不要外援。“我们私下里交流都是这么说的。”

  单从数量上来看,外援名额增加当然意味着中国球员得到的上场机会减少,但在职业联赛理事会执委谭旭看来,“归根到底,还是目前中国球员的水平不够高。同样的年薪,外援对球队的作用要高过国内球员。限制或者减少外援名额,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

  周围的近邻里,日本J联赛当初也曾靠招揽大牌外援而闻名,如今随着本土球员水平的提高,各队对外援的依赖越来越小。

  关键>>>联赛该为国家队埋单吗

  即便在五大联赛这样的足球发达地区,各国联赛的外援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而且往往与国家队成绩的起伏密切相关。各国联赛的外援限制方式也各不相同,英超采取的是劳工证,意甲每赛季只允许引进两名非欧盟球员,西甲只允许同时注册3名非欧盟国家球员等等。

  那么,职业联赛到底该不该承担为国家队输送人才的责任?在金汕看来,“俱乐部追求的就是好的成绩,不承担培养本土球员的责任。该为培养本土球员着急的是足协,俱乐部着急的是成绩。”而球迷夜先生的观点也是,“职业联赛本身,没有培养本土球员、年轻球员的属性。培养本土球员、年轻球员,是弱小的中下游俱乐部主要依赖的生存的本钱。”

  岛城一业余球队教练王彤综合分析了五大联赛和NBA的现状后,得出的结论是,“各俱乐部均不担负为国培养的义务。俱乐部首先要为自身生存负责,其次是为球队持续发展负责,再者是为联盟发展负责。”

  当然,理论上职业联赛和俱乐部不承担为国家队培养人才的义务,但并不意味着联赛的外援数量可以不受限制。“如果一个行业全是外国人,那么这个行业也不会在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生存长远,因此在用工标准上得不到支持。”王彤认为。

  所以,外援人数对于联赛的精彩程度和培养本土球员的关系之间,需要动态平衡,这个平衡点在哪里,就看职业理事会与足协之间的考量了。

【编辑:岳川】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