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孙杨冲突确有其事 教练辟谣:心脏不适导致退赛

2015年08月11日 10:44 来源:现代金报  参与互动()

  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昨晨收官,傅园慧、史婧琳、陆滢和沈铎组成的中国队在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收获金牌,让中国代表团以15金10银10铜的战绩首次荣登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创造中国参加世锦赛以来的最好战绩。

  中国队成绩耀眼,不过,外界最为关注的还是1500米自由泳决赛退赛的孙杨。关于退赛,国际泳联和中国队方面给出的官方说法是“孙杨赛前感觉心脏不适”,但昨日相继有外媒报道称“孙杨在退赛前曾与巴西女选手在热身池发生冲突”,这让孙杨退赛的真正原因一时间显得扑朔迷离……

  □记者 郑乔

  突陷争议

  孙杨被指因赛前冲突退赛

  孙杨退赛引人关注,昨日外媒的一些报道则让此事衍生出了更大的争议。

  一家巴西媒体报道称,孙杨在1500米自由泳比赛前热身时,与在同一泳道热身的一位巴西女选手发生冲突。最终周围其他选手、教练介入才劝开两人,事后中国队教练向巴西队方面道歉。巴西方面的教练表示,孙杨的退赛与此有直接关系。

  坊间关于这次冲突的说法,有人说孙杨踩到了对方头部,也有人“曝光”了孙杨拉对方脚踝、冲突中欲肘击对方等细节。此外,还有意大利教练在推特上透露,孙杨在这次争执中滑倒碰到了头部,因此最终弃赛。

  那么,这些情况是否属实呢?记者查到国际泳联方面对此事的记录,发现这仅仅是双方一次“摩擦”而已。而据中国国家游泳队相关人士及前方媒体同行透露的情况,事件基本可以被还原为一次偶然冲突:

  当地时间8月9日,孙杨在助理陪同下来到热身池,为1500米自由泳决赛作准备。但由于池中人较多,只能共用泳道。在孙杨选择的泳道里,一名巴西女选手穿着脚蹼同时进行训练且碰到了孙杨,后者表示不满、做出提醒,并表示赛前热身池不能穿脚蹼。巴西选手随即不满上前挑衅,旁边的队友也上前助阵。孙杨在对方伸手的情况下做出了摆脱动作。随后,旁边的选手劝开了双方。为了不影响比赛,中国队的教练找到巴西队教练道歉,后者表示接受。

  教练辟谣

  张亚东:心脏不适才导致退赛

  记者昨天傍晚联系到了孙杨的教练张亚东,求证冲突是否是孙杨退赛的真正原因。张亚东表示冲突确有其事,但不是孙杨退赛的原因,冲突并没有影响到孙杨的备战,“(热身)发生冲突很正常,况且对方有错在先。”

  记者了解到,与孙杨发生冲突的巴西女选手,是在已经没有比赛的情况下,为了备战其他比赛而进入热身池。根据热身池的规则,此举对紧接着马上有比赛任务的孙杨等人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在泳池穿着脚蹼属于违规行为。这也就是张亚东所说的“对方有错在先”。

  张亚东表示,孙杨退赛的真正原因正是“心脏不适”,相比赛前冲突等负面传闻,这个问题才最令人担忧。据张亚东透露,在赛事结束后,孙杨就已随国家队返回国内,目前正留在北京准备进一步的检查。

  9天9次上场,孙杨出现类似症状并非第一次,此前训练时就进行过治疗。据国家队相关人士透露,孙杨在赛前原本打算拼一拼,但热身后感到胸闷,因此在队医确认后,教练组才表示不要冒这个险。只是决定退赛时,距离开赛已非常近,国际泳联方面没有办法安排递补人员,最终导致了第三泳道的空缺。

  ■乔一瞧

  国家队早该发声避免争议

  孙杨退赛平地起波澜,赛前冲突,则让这事有了更多的炒作话题。这一事件对于中国国家游泳队而言,其实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在冲突发生之后,中国游泳队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此事做出声明或者接受采访。于是,此后就有了巴西、意大利等媒体发布的相关新闻。在这个信息时代,专业训练队对外的信息不透明,弊端只会被越放越大。假如没有消除受众对于信息发布后产生的各种不理解和猜测,那么,传闻甚至抹黑总会有其立足之地。刘翔的外界评价毁誉参半,就与国家队的过度保护相关。

  这方面,浙江省队倒是做得不错。即便孙杨过去几年常有负面消息,但其教练张亚东很愿意承担对媒体发声的工作,且通常第一时间会召集媒体发出声明,危机公关意识良好。因此,孙杨停训、停赛、停止商业活动期间,人们对于处罚决定的认可度非常高。这何尝不是对运动员的一种保护。

  那么,中国游泳队是否也可以考虑设立新闻发言人或新闻官的角色呢?以便在某些流言产生的时候,可以通过交流避免误会,维护中国选手的形象。毕竟,中国游泳的实力越来越强,运动员们需要这样的保护。一味不发声,而是任凭猜测,恐怕有理也会被说成是没理。郑乔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