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篮亚锦赛在校园内举办 馆外易迷路馆内略简陋

2015年09月30日 10:25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长沙男篮亚锦赛的两个比赛场馆都是学校体育馆,在出发前,来自全国的各路篮球记者都有些意外,也十分好奇。习惯了在北京万事达中心、上海奔驰中心、广州艺体中心这样的NBA级场馆采访各种篮球比赛,很难想象学校体育馆也能容纳亚锦赛这样的洲际赛事。

  果然,在比赛前两天,媒体圈里有不少吐槽:记者席太少、发布会条件太简陋……不过钱江晚报记者这几天体验下来,虽然感觉的确有些瑕疵,却更想为组委会点赞——节俭办大赛不是一句口号,大赛未必非一定要找“奥体中心”,小小校园就装得下“全亚洲”。

  校园内举办洲际篮球赛事 一边是观众一边是正常上课的学生

  男篮亚锦赛的主赛场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副场馆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体艺馆。傍晚六点到七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南门的主路就会出现两股泾渭分明的人流。往里赶的都是拿着球票的观众,往外走的多是身穿校服、手拿书本的本校学生。

  临近晚上七点半,中国队的比赛开场,球迷的脚步加快了,校内教室却都亮起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们正常上课。而当夜场比赛结束,临近10点,学生们基本上都回到了宿舍,空旷的校园就只剩下退场观众和结束了一天工作离开的记者、志愿者和安保人员。

  这应该是亚锦赛历史上独特的一幕,也是中国承办的洲一级篮球赛事第一次放进校园。

  人们也许有疑问,为什么不把男篮亚锦赛这样的大赛放到专业体育馆,比如长沙的贺龙体育馆,而是落户于学校?

  首先当然是硬件条件。虽然贺龙体育馆名声在外,但它已经建成20多年,昨天记者乘车经过,看到这座老馆周围已经被地铁施工挖出的深沟隔成了孤岛,老旧的墙体斑驳不堪。取而代之的新馆规划能容纳15000人,但是今年才开始投建。除此之外,长沙并没有专业体育场馆。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只是一所专科院校,始建于1984年,校内建筑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但是篮球馆却是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座位最多、档次最高、功能最多的。它在去年下半年才建成,成功举办过去年的湖南省大运会,有将近8000个座位。

  馆外易迷路馆内记者席也不够 校园球馆的确稍显简陋

  即使如此,校园球馆和大型专业体育馆还是有很大区别。这座有浓重西域风情外形的球馆没有庞大的露天入场阶梯,因而所占地面相当“经济”,看上去更像是一座教学楼或者训练馆,观众的入场速度自然也快不起来。

  更令第一次来看球的人惊诧的是,竟然还要登上一座坡度不小的小山,才能来到位于山顶的篮球馆。从大门走到位于校园中心的场馆要将近20分钟,很多人登顶后就已经气喘吁吁。

  还有一张在开赛前先在篮球记者圈里流传转发的照片,通往篮球馆旁边的山路上,校方立着几块告示牌,提示同学们天黑后不要进入山区林地,以防蛇蝎或人为伤害——当然,这仅仅是善意提醒而已,但是在林木茂密的山地,夜场散场时确实给人造成了不便,每天都会看到观众在昏暗的路灯下迷路的情况,一看到挂着工作证的人员,隔着老远就大声求助问路。

  至于记者,更关注的是新闻发布会、记者席设置,由于不像专业场馆那样设计有新闻发布厅,本届赛事的赛后新闻发布会是在走廊通道里进行的,如果台上的球员和教练说话离麦克风稍远,后排记者在空旷的空间里几乎听不清楚。

  而赛场记者工作台和坐席明显不够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为了在晚上中国队的比赛时有“一席之地”,许多记者在下午就提前来占座。

  校园办赛不妨碍比赛精彩程度 不是所有赛事都需要去奥体中心

  校园办赛虽然略有瑕疵,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本届男篮亚锦赛的精彩程度,以及观众的观赛体验。

  只要能进场坐下来,观众就能很快投入到比赛中去。场馆虽然不算大,但是对于这种只有个别场次有看点的赛会制比赛来说,7000多人的球馆体量已经足够。观众席更靠近球场,主场氛围也更浓。

  在场外,组委会也按照惯例设置了官方纪念品商店,这个官方店恐怕也是史上最节俭的——教学楼外的路灯下,摆一张桌子就是了。要不是后面的喷印背景,和校园里学生创业摆地摊没多大区别。

  而这并不影响观众的购物热情,不少观众更乐得体验一番重返校园的乐趣——校园里的各种快餐店、小吃店,到了饭点人满为患,相信很多人都和记者一样体验过10元到15元一份的“舌尖上的民院”快餐。

  在如今,办赛的同时要考虑到节俭,更不能忽视大赛给相关人士和单位带来的不便。长沙办男篮亚锦赛并没有限号限行,也没有设置专门的亚锦赛专用车道。校园条件有限,不允许观众车辆入内,交警部门在学校北门开辟了一块观众停车场,但根据记者观察,更多的观众还是以公共交通前来观赛。

  更难能可贵的是,比赛和学校教学同时进行,记者问了好几个穿着校服的本校学生,没有一个说赛间停课,就连晚自习也是正常进行,也没有听说任何一起外来人员造成的校园治安事件发生。

  这应该就是今年一月亚篮联到长沙考察时预想到的。当越来越多的国际大赛落户中国,长沙男篮亚锦赛应该成为一个模板——并不是所有的赛事都需要去高大上的奥体中心。

  本报特派记者 楼栋发自长沙

【编辑:汤琪】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