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孙可不再为江苏足球而战 “免费大餐”终于吃完

2016年01月13日 10:30 来源:南京晨报 参与互动 

  昨天,中甲天津权健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从辽宁宏运转会而来的门将张鹭签约,同时与在上赛季已经有过签约的孙可进行“二次签约”。也就是说,从这一刻开始,孙可正式加盟权健,新赛季将征战中甲,而不是代表苏宁为江苏足球而战。

  由于权健和泰达之间的插曲,孙可在去年转会之后,免费为舜天踢了半年球。但是,江苏足球的新东家苏宁就没机会吃这顿“免费的大餐”喽!

  很想留,苏宁做了努力 无奈主动权在权健,对方不放手

  接手舜天之后,苏宁高层曾经表态,不仅要留住队中包括任航、吴曦等人在内的所有国脚,还要想尽一切办法留住孙可。但是,昨天尘埃落定,苏宁事与愿违。

  应该说,为了留住孙可,苏宁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首先,回购、租借之路被权健堵死;其次,有消息说,苏宁不惜以队中重要球员未来转会权健作为筹码,期待先留下孙可,但权健也拒绝了。

  从合约的角度来说,苏宁根本不可能留住孙可,毕竟孙可早已经是“权健的人”了。于是,苏宁还希望以孙可为突破口,打一张“足球牌”。因为球队新赛季中超和亚冠双线作战,他们寄希望于身为国脚的孙可,能够被这一切所吸引,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足球理想,而不是去权健踢中甲。

  然而,孙可也有孙可的难处,既然去年已经和权健签约,而且花掉了权健当时创国内球员转会身价纪录的6600万元,总是为江苏足球而战显然不太合适。再说,权健方面诚意十足,他们的豁达反而感动了孙可。于是,孙可正式加盟权健,用球迷的话说“权健仁至义尽,孙可理应投桃报李”。

  留不住,孙可还是走了

  亚冠年年都有,希望代表权健去踢

  新赛季,孙可将身披20号球衣代表权健征战中甲联赛。

  昨天,孙可在谈到和权健“二次签约”时表示,“2015年一整年,对于我来说,不论是在国家队还是在俱乐部都是起起伏伏的,包括在亚洲杯比赛和转会权健,还有岁尾的伤病,都让我觉得不是那么安心。正因为如此,我更要感谢那些在我低谷时期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人,我能做的就是在新赛季展现一个更加努力的自己。我非常期待和世界名帅卢森博格的合作,我知道权健的教练团队很庞大,包括营养师、技术分析师、体能师等等,我相信自己能在卢森博格的调教下有长足的进步,希望自己早日实现梦想。”

  对于无缘中超,特别是无缘亚冠,孙可说:“权健的目标是早日(2016年)升上中超。而亚冠年年都有,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代表权健出战(亚冠)。对于我来说,到权健之后感觉心里更踏实了。”

  从2008年开始,孙可代表江苏舜天队征战顶级联赛。通过各项大赛的磨练,这名徐州的小伙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球员,一个球迷口中的“二蛋”,成长为国家队主力球员。而从2008赛季—2015赛季,孙可在中超联赛中代表舜天登场167次,打入18粒球。如今,这一切成为历史……

  狂烧钱,权健出手阔绰

  买下辽宁门将张鹭,花掉7000万

  孙可转会权健,转会费6600万;顾超转会苏宁,转会费超过5000万;任航被多家俱乐部盯上,传言身价8000万……这些国内球员贵吗?如果以权健买人的标准来看,似乎一点都不贵。

  昨天,孙可和权健“二次签约”,辽足门将张鹭也同时加盟。据说,张鹭的转会费高达7000万元,他也因此取代孙可,创下国内球员转会费的新纪录。

  关于自己的转会费,张鹭昨天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他说:“转会费应该是领导层比较了解,我还不是非常清楚。我想,首先我要对得起这一份价值,我也会尽快把状态跟上,跟上球队的步伐,以最好的竞技状态迎接新赛季,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冲超。”

  在国内的引援市场上,以前是广州恒大最为“阔气”,无论是外援还是内援,或者是主教练,恒大都尽可能选择最好的,根本不会过多考虑花了多少钱。如今,权健的加入,这场“烧钱”的游戏越玩越大:主教练卢森博格,外援基蓝马、法比亚诺和贾德森,加上孙可和张鹭的加盟,作为一支中甲球队,权健这一番接二连三的大手笔,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记者 景正华

【编辑:姜贞宇】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