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俱杯应用录像辅助判罚系统出现尴尬 引发争议

2016年12月16日 17:0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日本横滨12月16日电(记者王浩明、华义)当公平与美站在了对立面,你选哪个?

  现在,国际足联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正在日本横滨进行的世俱杯,国际足联首次应用了VAR(录像辅助判罚)系统,在改变比赛结果的“决定性时刻”给主裁判看录像回放的机会,但两次的应用都有些尴尬,甚至引发了不少争议。

  15日,在皇马与墨西哥美洲队半决赛进行到第93分钟,C罗接队友传球打进一球后,皇马全队开始庆祝,而美洲队看到裁判没有判定进球有效,认为是C罗越位,旋即迅速发球开始进攻。此后裁判吹停跑到场边查看了有一分钟,才最终判定进球有效。14日鹿岛鹿角队与国民竞技队的半决赛中,裁判在犯规四十多秒后才接到录像助理的提示中断比赛,在查看完录像判罚点球时,离犯规已经过了足足三分钟。

  赛后,皇马球员莫德里奇直言:“我不喜欢这个系统。”主帅齐达内虽然比较委婉,但也说“这个系统会给人带来困惑”。

  对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录像回放辅助判罚给他们视觉观感上带来的打击更为突出。因为足球是在90分钟里连续建构的视听觉和情感冲击,3分钟的人为断崖足以毁掉整场比赛。

  美的标准因人而异,但足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很大程度上,是足球在流畅度上对篮球、橄榄球等其他团队项目的压倒性优势。

  本届世俱杯,国际足联将录像回放的应用称为“历史时刻”,与巴西世界杯上首次应用门线技术相提并论。与录像回放技术不同,2014年门线技术应用时,几乎没有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因为它的标准是唯一而简单的“球是否越过门线”,计算机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自行判定,因此几乎是可以实时地判定进球是否有效,通过裁判的耳机提醒,比赛的流畅并没有被打破。

  门线技术在巴西世界杯上的成功应用,可能让国际足联得到了不少鼓舞。但两年后世俱杯上录像辅助判罚产生的尴尬,将公平和美放在了对立面,恐怕是国际足联始料未及的。

  从微观尺度上,在这个问题上国际足联的确走得太快了一些,或许应该等待技术更成熟后,在做到“准实时”判定后再应用,这时候,或许公平与美就统一了起来。譬如,网球的挑战鹰眼技术,成功将等待渲染成悬念,乃至成为现场观众参与互动的一个重要载体。

  不过,从宏观尺度上来看,足球总要向前走。如果不主动拥抱技术,闭门造车的足球可能会被抛弃,在几百年后成为历史博物馆中的藏品。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年前,当阿里巴巴成为世俱杯的冠名赞助商之前的谈判时,阿里体育CEO张大钟曾拿出阿里的足球大数据,让在场的国际足联官员感到惊愕,也最终让这家体育组织迈出了拥抱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步。

  近些年,面对新技术的爆炸式涌现,长期以来在“独立王国”中过安逸日子的足球人,在听到新技术散发着浓重金属味道的敲门声时,危机感恐怕从未如此深刻,因此难免有时候步子迈得大了些。

  当然,也会有人感到很失落,他们认为,在技术的大潮中,足球运动的纯粹性被伤害了,失去了“人的运动”的本源。

  早些时候,“阿尔法狗”大败李世石也曾经让我们陷入了失落,但一小会儿之后就重归快乐——人类一直在探寻自己身体与智力的极限,当人类被自己建造的机器和电脑超越时,他们就成了人类身体和智力的延伸。

  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兴奋的事情吗?

【编辑:唐云云】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