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赛事天价版权变现困难 业界:“有钱任性”应画上句号

2017年01月14日 15: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王婧)1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体育风云论坛上,多位体育产业从业者坦言,实践证明,高昂的赛事版权费无法通过付费观看和广告收益填补,应为“有钱任性”画上一个理性的句号。

  2014年10月,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后,诸如2015年“中超联赛5年卖出80亿元(人民币)天价版权”等消息频频爆出。

  然而,商家引导观众付费观赛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乐视体育发布的《2016年中超白皮书》显示,中超的付费观赛收入仍然是零。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体育产业办公室主任张薇认为,目前中国体育产业急于求成,只有一步步深耕细作,机会才会到来。中国缺乏属于自己的优质赛事IP(知识产权)。

  “我认为,最初购买赛事版权的心理是希望借此获取更多用户。”阿里体育副总裁韩立锋表示,赛事版权费水涨船高,变现困难是个必然过程。他说,版权是赛事和明星球员衍生出的外延,但除了重大赛事之外,不看好赛事版权。未来国内优质的赛事才会有更高价值。

  北京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晖说:“我在2016年经常听到‘资本在撤退,留下一地鸡毛’这样的消息。”她说,如果将市场比喻成大海,企业是船,资本是风,那么如果海不够大,越大的船越要搁浅;如果风太急于将船吹到对岸,越小的船越要被吹翻。资本与市场需要平衡。

  启迪冰雪集团CEO范世泓对中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前景表示担忧。“中国体育产业泡沫十分严重。体育产业基础的建设和夯实,需要那些能够经得住长周期、慢回报的企业加入进来。”(完)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