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被刺足球记者惨遭杀害 带人看房反招祸——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双目被刺足球记者惨遭杀害 带人看房反招祸
2009年12月24日 08:06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2月18日,曾任职于沈阳《球报》和广州《足球报》的著名足球记者高健在出租房屋时,被“看房者”杀害。高健遇害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辽沈媒体圈的高度关注。12月23日,记者经过多方采访,了解到高健遇害的全过程。

  高健小档案

  出生年月:1972年

  曾供职报社:《球报》

  原则:“一切以数据说话!”

  案发沈阳仙女湖附近一出租房,两名凶手网上看到租房信息,联系被害人看房。

  卡内7000元钱被盗取,双目被刺,脸部、身上多处刀伤、钝伤。

  妻子当晚打电话无人接听,发短信有人回:“在和朋友喝酒”。

  次日妻子赶往出租房,发现房门钥匙锁孔被堵死,两凶手在逃。

  本报提醒出租房屋者:有人看房时务必提高警惕,最好有他人在场,并将承租者的身份调查清楚。

  案件回放:

  约人看房惨遭杀害

  据相关人士介绍,高健在沈阳仙女湖附近买了一处新房,简单装修后准备出租,就把租房信息写进了QQ的个性签名上。12月18日上午,他接到了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想租房并约好下午看房。高健对爱人说:“有两个人要租房,我去带他们看看!”可是没有想到,这一走竟成了永别。

  案情分析人士认为,高健与两名租房男子进入出租房后,歹徒翻脸掏出尖刀威逼高健,双方发生搏斗,高健寡不敌众被两名男子绑上。抢匪抢走了高健的银行卡,又逼着他说出密码,然后残忍地杀害了他。案发现场,办案人员发现高健浑身多处刀伤和钝器伤,双眼和脸部被划伤。就在当晚,两名抢匪在自动取款器取走了银行卡上的7000多元现金。监控录像显示,两匪取钱时戴着口罩、眼镜和手套。

  据高健友人介绍,18日晚,高健爱人发现丈夫没有回家,连续打了几个电话,手机一直通着,但没人接听。接着又发了一条短信询问情况,抢匪用高健手机回了短信,称在酒店与好友聚会。高健平日工作之余,常与友人相聚很晚,爱人信以为真。次日一早,高健爱人到新房处寻找丈夫,发现门锁被人堵上,找人打开房门后,看到了悲惨的一幕。

  接到报案后,铁西区卫工派出所、铁西刑警大队、市刑警支队技侦人员先后赶到现场,刑警支队主要领导也到现场亲自指挥侦破。目前,前体育记者高健遇害案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沈阳警方也组成专案组,抽调精干警力侦查此案。

  学化学出身:

  成国内著名足球记者

  1972年出生在吉林市的高健成名于辽宁报业所属的《球报》。当年在足球红火时期,他的稿子独树一帜。高健的原则是:“一切以数据说话!”他有着几乎国内每一场比赛的资料,而做数据分析更是他的强项,尽管他是学习化学出身的。后来,他跳槽去了广州日报所属的《足球》作为沈阳的驻站记者,采访范围辐射东北体育。在与《足球》的合约期满后,高健做起了自由撰稿人。多年来一直给新浪写稿,署名为艾祺。他的数据,是全国记者写稿的重要参考。

  被称数据大王:

  喜欢喝酒好交友

  高健为人豪爽,善于交友,作为一线记者,他在国内的好友众多,被公认为是体育记者圈里的良师益友。高健能喝酒也好结交朋友。在沈阳、长春及全国各城市,认识他的人,与他一起喝过酒的人就不在少数。

  高健是数据大王,作为同行,很多体育记者受过他的恩惠。2005年记者写亚泰队冲超专题,历数亚泰队的所有外援,其资料就来源于高健。而与辽宁体育有关的采访,联系方式也全部来自于他。

  好友悼念:

  把酒夜话、挥汗狂奔之日远去

  曾为搜狐网资深评论员、现为网络文学作家的李珂先生,获悉高健罹难的消息后,用“震惊”和“难以置信”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李珂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自己前些年曾经从事体育传媒工作,因此得以与小几岁的高健相识并成为好友。高健从《球报》的普通一兵起步,到后来成为圈内名头响亮的大牌记者,期间历经了许多坎坷;他用勤奋和严谨,赢得了同行和读者的尊敬。曾几何时,与高健工作之余,在西塔的韩式餐馆把酒夜话、在南郊的足球场上挥汗狂奔,如今,这一切竟然就此作古。电话那端的李珂黯然神伤、唏嘘不已。

  提醒:

  “招租人防害要点”

  本报特别提醒想出租房屋的市民:尽量通过正规的房屋中介,发布租房信息。如实在需要在网络上发布,房主要避免过多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炫耀自己有钱。

  在带领租房者看房时,房主要先在物管和门卫处登记,让对方出示有效证件,最重要的是,房主在带领租房者看房时,应该请保安或者物管人员陪同一起前往,或者请朋友最好是男性朋友陪同,这一点尤为重要。切忌只身领陌生人看房,即使无人陪同,房主也至少应该向保安或物管说明情况,千万不要嫌麻烦,以防万一。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