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多巴人"讲述不为人知的"世界冠军摇篮"故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老"多巴人"讲述不为人知的"世界冠军摇篮"故事
2009年08月07日 2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多巴8月7日电 题:老“多巴人”讲述不为人知的“世界冠军摇篮”故事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素有“世界冠军摇篮”的美誉。自1982年建成以来,基地培养了包括陈跃玲、王军霞、王丽萍、邢慧娜等众多世界冠军。有统计数据称,在多巴训练过的中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近50个冠军,27人56次平、破世界纪录以及亚洲纪录。究竟是什么赋予了这块高原土地如此的魔力?

  自基地落城后就在此工作的马吉良副主任,在回忆当年创业的艰辛时不禁感慨万千。基地的前身,是作为大后方建设的一家兵工厂,该厂在七十年代初停建,此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82年,化拨给原址不佳的原青海省体委,由体工二大队入驻。

  多巴基地的雏形远不如今天这般规模。最早的基地,仅包括射击馆等几个场馆和简易的跑道,当时条件的简陋,远远出乎人们意料:训练场馆均改建自当时的厂房,更有甚者,射击馆就是一个搭成的简易棚。最初的“多巴人”们,就在这所被人笑称“马棚”的训练馆中挥洒自己的青春。

  现在的多巴基地餐厅,还保留着当年车间的原貌——典型的苏式厂房建筑风格。站在它的面前,可以体会到当年基地影子的一瞥,和老“多巴人”的创业艰辛。

  多巴基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体工队基地,到蜚声海内外的冠军摇篮,“马家军”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十年代末期,一个偶然的机会,马俊仁带领麾下的队伍入驻基地训练,在此之前,基地接待的运动队仅限于青海省内。随后,王军霞一战成名,多巴基地也开始逐渐被世人所知。

  马副主任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马家军”在基地里训练的场景。

  “马俊仁带队员很严格,队员都是些十五六岁的小姑娘,马俊仁督促她们训练,近乎严厉,”马吉良回忆道,“不准化妆、不准吃零食、不准听收音机……”当时的训练条件异常艰苦,队员们住在土木结构的平房,破旧不堪。“房内只能放下两张床,洗澡就必须去公共澡堂,”马吉良说。

  随着多巴基地的名声鹊起,越来越多的教练带领运动队入驻基地开展高原训练。王魁、毛德镇、王德显……都成为基地的座上客,其中也包括刚刚从罗马载誉而归的中国游泳队。

  北京申奥成功后,多巴基地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了给中国运动员备战创造条件,03年4月,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为“青海多巴国家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并开始了新一轮的改扩建。由国家投资8000万,青海省投资2000万,贡筹资一个亿,用于田径馆、射击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科研康复中心及运动员公寓、园林等建设。

  经过多巴人27年的不懈努力,多巴基地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符合国际多种体育项目比赛要求的一流高原综合体育训练基地。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基地大道上,远处训练场中小选手们正在投入的训练,从他们奔跑的身影中,仿佛看到了新的王军霞、邢慧娜、刘子歌们,正在为自己的奥运金牌梦想挥汗如雨,奋力拼搏。

【编辑:卢岩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