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怪象何时了? 活脱一部《中国体育怪事大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全运怪象何时了? 活脱一部《中国体育怪事大全》
2009年03月16日 15:20 来源:重庆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又是全运会年,又见怪事多。“全运之痛”与“全运之惑”已经成了中国体育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龌龊。

  上周的全国摔跤锦标赛,新疆选手靠“咬人”拿下比赛,湖北选手因为对裁判不满而在教练的授意下“自动倒地认输”,均称得上体坛怪事。但其实见怪不怪,如果清楚这次锦标赛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预选赛,似乎所有的怪象都可以找到理由。

  由此回眸过去几个月在中国体坛发生的几桩怪事,不管是速滑选手的“中指门”,还是山东自行车选手临近终点竟“背道而骑”,都惊人相似的有全运会背景。当年本着“对内练兵,一致对外”宗旨的全运会大舞台,如今却成了一出出荒诞剧、搞笑剧,甚至是黑色幽默的大舞台。

  如果有心编撰一部“中国体育全运会怪事大全”,素材之丰富,各色演员想象力之丰富,故事情节之曲折跌宕,绝对足以遗臭万年。从奥运冠军孙福明可以在比赛中一推即倒,邢慧娜可以在终点前故意推搡对手,孙英杰可以幼稚的服用“从某公共厕所捡来的小药片”这些离奇的章节;到全运选手频繁创造世界纪录世界最好成绩但很快人间蒸发,罗雪娟怒斥“这泳池的水都是脏的”,金牌双计制度导致决赛赛场一片和气的诡谲片段。全运会,正在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的上演怪事,比的不是竞技实力,而是想象力,主角不是运动员,而是身后的“导演”。不同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相同的是谁的身上都不干净。

  事实总是新的,但话题却是老生常谈。全运会究竟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全运会究竟还要折腾多久?中国体育“一哥”刘鹏同志坚持“全运会的存在对奥运备战意义非凡”,但他能否面对这样的现实:全运会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成为体育官员腐败的温床。现在连“奥运战略”和“举国体制”这样的国家体育思维尚且受到史无前例的质疑,况乎地方体育。如果全运会存在的价值,仅仅是挥霍数以亿计的人民币炮制“繁荣”,让少数人制造了丑闻还捞取好处,岂不是明目张胆冠冕堂皇地与社会进步和发展背道而驰?

  评价体育官员政绩的标准应该是:他让老百姓参与体育锻炼的设施增加了多少、全民健身的健康指数增加了多少,职业体育是否与市场需要接轨、体育产业是否蓬勃繁荣。唯有如此,“全运会”及因之而上演的“怪现象”才会被全民健康的脚步碾碎。 文/刘苏

  泰森12年前的咬耳朵事件还历历在目,现在中国的摔跤赛场上也发生了血肉模糊的咬人事件。如果说咬人勉强还算是竞技比赛中发力不当、头脑亢奋的结果,那么为逃避药检的倒骑自行车行为,以及因为对裁判判罚不满而主动认输的行为,就是在挑战体育道德的底线了。

  咬人回放》》

  在上周全运会一场60公斤级自由式摔跤第二轮比赛中,领先的甘肃选手卡泰在做一个翻背动作时,右胳膊正好贴在新疆选手阿力别克嘴边。就在这时,阿力别克突然张开大嘴一口咬住了卡泰的右手肘内侧,卡泰被突如其来的一咬痛得大吼一声,此时比赛时间到,结果是咬人的阿力别克获胜。

  新疆队:咬人很“正常”

  新疆摔跤中心的刘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队员也不存在恶意伤人,正好在发力的时候一咬牙一使劲就咬到对方了。”

  对于咬人这种恶劣的行为,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摔跤部部长董生辉对此的解释是:“这属于合理的技术转变过程中的正常撞击。”

  当事人说》》

  网上口水

  咬人还咬赢了,确实太雷人

  “下次我也参加比赛,一上去就把他咬爬下,我不信我赢不了,至少能拿个全国冠军,世界冠军是不可能了,因为国际裁判没中国这么黑,选手们记住上去先咬人。”

  “以后中国选手可以咬了,咬一次只是个警告和处分,咬两次最多是张黄牌,咬死他可能也是红牌,我照样拿金牌,何乐而不为呢!”

  “泰森咬霍利菲尔德耳朵事件可以翻案了!”

  怪象多

  抗议裁判倒地求输

  咬人事件第二天,摔跤赛场上又发生奇怪一幕。比赛中,湖北队教练多次对当值裁判的判罚表示不满,见抗议没有效果。在教练的授意下,任智在比赛重新开始后只要对手稍一触碰就直接双肩着地,躺在赛场上主动认输。这一动作足足让裁判愣了2秒钟。

  快到终点调头逆行

  2009年3月全运会山地自行车预选赛在南京进行,在比赛中排名第4的山东选手高小宁在距离终点约200米处突然调头往回骑了一段,随后又向终点进发最终获得第5名。有媒体猜测高小宁是为躲避赛后药检(规则规定排名前4的选手必须参加药检)。

  选手观众互竖中指

  2009年1月全运会速滑比赛在沈阳落幕。黑龙江选手宋兴宇与现场观众发生摩擦,双方互竖中指。随后,黑龙江省体育局对宋兴宇做出停训停赛一年的处罚。

【编辑:卢岩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