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缺少现代符号而没落 中国传统“七夕节”受冷落

2006年07月30日 04:55

    7月29日,市民在观看现场展示的“相亲牌”。“七夕”来临之际,为期两天的“东方情人节·万人相亲会”在南京市白马公园举行,吸引了13033人挂牌相亲。虽然当天最高温度达到35度,前来相亲的单身人士及家人依然络绎不绝。 中新社发 阿董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九日电 七月三十一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然而,与二月十四日西方情人节相比,被称为“中国情人节”的七夕在一些城市显得比较冷清。专家指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七夕节”因缺少现代符号而走向没落。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源于一个凄楚动人的神话故事:天上的织女与人间的牛郎互相爱慕,结为夫妻,后来却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结果只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天河上鹊桥相会。

  传统的“七夕节”是有一定的仪式的:夜晚设香案、置瓜果、迎巧娘(织女),少男少女学习模仿男耕女织,此谓之“乞巧”。主要是祈求得到忠贞爱情与美满家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霍尚德说,“七夕节”备受冷落是一种传统的断代,一个重要原因是“七夕节”没有一个统一的且适合年轻人活动的载体。而西方情人节,有情男女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载体简单而浪漫。“七夕节”活动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很难被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接受。

  据悉,中国许多地方正在为振兴“七夕节”而努力。去年八月,中国武夷山组织了“七夕风情节”,安排情侣们在玉女峰、大王峰间搭起一座“鹊桥”浪漫相会;在台湾,每年“七夕节”都会有百对新人婚礼大典。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