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娱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冯小刚回首"草莽英雄"路 盛"宴"过后仍不拍喜剧

2006年09月11日 15:07

    冯小刚(资料图) 中新社发 邓庆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谁拍大片谁挨板砖”———自《英雄》以来,这似乎已经成了中国影坛一条不成文的惯例。之前已有两位大师先后中招,这回轮到了一向最具亲民指数的冯小刚:《夜宴》点映十天以来,从广州首站传出的“笑场说”居然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以至于之后的每一站,现场观众“笑不笑”也成为评判该片的第一反应。难怪昨天下午在《夜宴》上海媒体见面会上,当冯小刚和谭盾与现场记者探讨起片中傩戏的运用、钢琴为《越人歌》伴奏所产生的反差效果、以及借鉴日韩化风格只是为了从他们的传统中寻找中国文化的渊源等观点时,冯小刚忽然有所意识:“这好像是第一次说到创作,第一次有人关心电影本身了!”

  群访结束后,记者与冯小刚进行了直接对话。说起《夜宴》一路走来引发的这些争议,这位中国电影界的“草莽英雄”不改他直言不讳的本色:“《夜宴》有毛病、有缺点,我心里清楚。但我的判断还不会偏差到把拿不出手的东西给大伙儿看,好在老百姓会给它‘埋单’,没有自信我就不会做这个事!”

  观众推我“不安现状”

  《夜宴》抛弃了喜剧和时装两大惯用法宝,冯小刚这次的转型幅度之大令人惊讶,很多人于是惊呼“冯小刚失去冯氏喜剧特点”。冯小刚本人对此并不以为然:“除了喜剧,我有更多的表情。如果老是讲喜剧,那我今年再带一部喜剧来,葛优再往那儿一坐,这样安于现状是没有出息的。”

  事实上早在1997年《甲方乙方》开始打响冯氏贺岁喜剧电影的品牌之前,他执导的电视剧《月亮背面》、《一地鸡毛》、《北京人在纽约》等都不是喜剧路子。这两年他的贺岁档影片《手机》、《天下无贼》等也开始逐步融入悲剧色彩,到这次的《夜宴》干脆来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变化。冯小刚坦承这次“大转型”的确相当富于刺激性:“我扔掉自己所有的强势,就是想看看现在这个路子是不是一样能获得很好的票房。你想high必然得承受风险,我的原则就是不以减低投资人的资金回报为前提,一旦这种改变能获得更好的回报率,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改变会带来怎样的风险,冯小刚心里也有一本账:“有人会说这不是‘冯小刚’了,观众不适应了。其实真正不适应的是媒体,观众远比记者更希望我能带来不同。好比1997年看《甲方乙方》的观众,他们对电影的要求一直在往前,我也要顺应这种变化,一切取决于剧本。”

  小刚当然不会舍弃他的杀手锏———喜剧,“做多了其他风格的作品我肯定又会怀念喜剧,但回过头再做喜剧我也不会只是回复原来的样子,我希望慢慢走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总之我有勇气去尝试不同的作品。”《夜宴》之后冯小刚仍然不拍喜剧,年底开机的《集结号》将是一部残酷的战争片。

  始终遭遇“正统质疑”

  从京剧团的美工师到电视剧导演再到如今的电影大导,冯小刚始终以“野战军”姿态出现在中国影坛,而他的个性十足和“口无遮拦”也每每令他不为正统权威所接纳。

  最出名的事例当属6年前的《一声叹息》风波。当时冯小刚执导的该片在开罗电影节连获5项大奖,回国后却连一个金鸡奖提名都未获,还遭致专家的一通恶评。记者至今还记得冯小刚从开罗回京后接受电话采访时激动的语态:“我现在认清了他们(金鸡奖)的立场,就是和观众对立!”

  如今的冯小刚已炼成票房常胜将军,但他至今与金鸡奖无缘也是不争的事实。昨日他向记者坦言:“对我作品的不断质疑没有改变过,变的只是质疑的内容。《甲方乙方》那会儿是‘这不是电影、是小品,电影没这么拍的’;到《手机》那会儿是质疑我的‘俗’,这回到《夜宴》又是质疑我的‘雅’了!”对此类质疑冯小刚一贯态度鲜明,“作为创作者,我不会参考这种意见,我只会按照自己真实的心气去创作。好在观众‘埋单’了,这才是我最大的动力!”

  来源:新闻晚报 记者蔡颖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