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中国车企09年三大收购案 能为他们带来什么(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梳理中国车企09年三大收购案 能为他们带来什么(5)
2010年02月22日 14:07 来源:爱卡汽车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收购能够为吉利和北汽带来什么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汽车方案标的中,非常明确的写明:1,吉利是福特汽车首选竞购方,收购的标的是沃尔沃轿车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权;2,沃尔沃轿车公司将保有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以及公司为实施既定商业计划所需要的所有福特知识产权的使用权;3,吉利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并有权使用大量的知识产权,包括沃尔沃的安全与环保方面的知识产权。

  这也就意味着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吉利不但可以拥有大量沃尔沃的知识产权,同时也将能够充分的吸收这些先进技术,对于吉利而言,这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知识产权问题也是很多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道门槛。通过收购,吉利从沃尔沃还获得了若干可贵的知识产权专利。由于沃尔沃过去在安全性能、汽车平台、发动机、车型设计等方面的积累,吉利将会获得很大一部分知识产权财富。

  如果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那么包括生产紧凑型轿车s40、V50、C70、C30等系列车型的P1平台,生产大中型汽车S60、xc90的P2平台,以及生产XC60、V70、S80的P24平台都将被吉利所有,而吉利不但可以保持沃尔沃品牌攻占中高端市场,同时也能够借此机会生产基于这些平台的吉利车型,借此摆脱之前一直被人诟病的仿造,其前景相当广阔。

  沃尔沃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一直引以为豪。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成立,该中心几乎可以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类型的车辆碰撞事故,代表着安全研究领域的真正突破。最近,沃尔沃汽车公司还开发了一系列创新的预防式安全技术,诸如带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Collision Warning with Full Auto Brake)、城市安全系统(City Safety)等等,这些技术对于吉利未来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另一方面,沃尔沃品牌有着80年历史和高端的品牌形象,对于一直以经济型轿车示人的吉利而言,拿到了沃尔沃品牌无疑就获得了向中高端市场进军的准入证。

  同时沃尔沃完备的经销商团队也是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地方,沃尔沃有着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500家经销商,其中60%和30%的经销商都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市场,这对于吉利开拓世界市场来说是一个莫大契机。

  萨博之于北汽也如同沃尔沃之于吉利一样,萨博在涡轮发动机设计制造和车型平台设计制造上有着极强的技术能力,而北汽之前收购萨博也没有对萨博品牌表现出了太多的兴趣,而是垂青于萨博的技术和生产线,如果北汽能够获得萨博的技术和生产线,或许将诞生一个北汽版的“名爵”。

  收购能够为消费者带来什么

  沃尔沃近来的举动看是是真的脱离福特的“保护伞”了,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新兴的中国市场似乎就是一条捷径。不管沃尔沃世界范围内的业务如何,但是在中国保持了强进的增长势头,据统计1-9月的销量同比增长47%,其中旗舰车型S80/S80L车系表现突出,前9个月销量同比增长保持在150%的水平。同时包过C30等新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推出也证明沃尔沃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仍然很有可能独立运作,而我们也大可不必担心的沃尔沃未来的新东家有可能会对沃尔沃的品牌形象造成的影响,印度的TATA收购路虎之后,路虎依然是世界最顶尖的越野车品牌之一,偶有人提起其印度母公司,也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我们依然要对吉利版的沃尔沃抱有一些忧虑,吉利的低成本战略是比较出名的,而吉利之前也表示收购沃尔沃后可能会将部分配件改为从国内采购,虽然这样能够大大降低成本,但是可能会让一些消费者产生顾虑。

  另一方面,吉利可以快速消化沃尔沃的技术和产品理念,我们未来很有可能看到s40、S60等车型的吉利同平台版,而价格可能只有这些沃尔沃车型的一半甚至更低,如果能继承沃尔沃精良的品质,相信这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结语:

  目前无论是吉利与沃尔沃还是北汽与萨博,都还没有达成任何有约束性的协议,所以,所谓的收购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而每一步收购其实都是中国汽车厂商们对于核心技术的一种渴求,在经历了如同画饼充饥般的市场换技术后,中国的汽车人终于开始明白:一切事情都得要靠自己。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