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定价成本监审条例:遏制不合理收费和涨价(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政府定价成本监审条例:遏制不合理收费和涨价(2)

2010年08月05日 03:42 来源:CCTV《新闻1+1》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解说:

  就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布这份征求意见稿的同一天,中国银监会也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要求各商业银行进一步规范服务收费行为:立即开展服务项目的清理工作;对本行所有服务项目的收费行为进行自查和清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此外,还特别提到银监会和发改委目前已组织有代表性的24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基础结算业务成本进行详细测算,为相关政府指导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也许,在更大范围内遏制不合理收费和涨价,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主持人:

  确实,(我们)普遍的感觉是,很多东西都涨价了,刚才这个短片当中提到了很多商品,比如说有银行的服务,有大蒜、绿豆,也有公园景区的门票。在我们消费者看来,都是我们要花钱的地方,但是在专家看来,这些产品应该是粗略地分成两大类,怎么个分法?今天我们就请到了中国城市公用事业专家徐宗威先生。徐先生,您把这些产品分成两大类,怎么分法?

  徐宗威(中国城市公用事业专家):

  我觉得社会产品主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两大类。私人物品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公共物品的价格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来决定的。

  主持人:

  像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产品当中,比如说银行的服务费用属不属于由政府指导和政府定价范畴呢?

  徐宗威:

  我觉得它是属于(公共)服务性的价格。

  主持人:

  公园的景区门票呢?

  徐宗威:

  公园景区门票应该是由政府来决定的。

  主持人:

  为什么我们对于由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格的这种商品,它的成本,包括价格的浮动更加得敏感,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消费者层面都会更敏感,为什么?

  徐宗威:

  因为公共产品的价格,第一,公共企业是处在一个垄断地位,要收多少钱,要定一个什么样的价格,这个一定要公开透明,所以政府一定要进行监管。

  第二,公共产品价格当中一定会有政府财政补贴的部分,补贴多少也需要公开和透明经营成本。

  主持人:

  如果由市场影响价格的商品,它的价格的浮动可能是由市场的供需矛盾来决定的。今年以来,大家感觉到这些公共产品涨价也是遍地开花的一种感觉,涨价原因是什么?

  徐宗威:

  如果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今年普遍的价格上涨,我觉得确实是有一定客观的因素。这些因素我归纳一下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货币)流动性增加的压力非常大。从去年开始,地方财政的贷款余额已经超过9万亿,今年还要达到6万亿,去年加上今年,这么大的贷款余额所形成的流动性,一定会对市场的价格造成影响。

  主持人:

  您的意思是说人们手里的钱多了,所以这种公共产品的价格自然会随着上涨?

  徐宗威:

  对。

  第二,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也是存在的,国际的油价或者是粮价等等,最近不是在讲俄罗斯的粮食也在欠产,中国今年的自然灾害也很多,洪水、旱灾,势必会造成输入性的通胀压力。

  第三,经营性成本的增加。经营性成本增加很简单,就是由于经营成本的上涨以及人工费用的上升,都会带来经营性成本的上涨。

  主持人:

  虽然您说了有这些原因,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讲,通常有一种感觉,这些产品涨不涨价,似乎都是由卖方说了算的。

  徐宗威:

  这个也不能绝对地说是由卖方说了算的。从公共产品价格来讲,政府定价,但是也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决定公共产品的价格。比如最近天然气价格调整,为什么要调整呢?因为天然气的进口价格,我们到岸的天然气每立方米已经两块钱了,但是在我们很多城市里面,一个立方还只卖一块四、一块五这样一个水平,所以说不调整行吗?一定要调整。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