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狂欢后的产业嬗变:上海“世博红利”有多少?

2010年11月04日 14:10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如以往的秋天,今年长兴岛的清风仍带着甘甜的诗意。但在这座“橘子洲头”的东南岸,一张与世博会息息相关的产业图谱却悄然牵动了岛民的命运。

  曾靠捕鱼种橘为生的陈晓陆(化名)如今的身份是往来于船坞的卡车司机。去年开始,他收起了渔网和耕锄,成为江南造船集团的一名员工。 “现在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到船厂里务工,也有在港机厂打工的。 ”

  陈晓陆口中的“港机厂”是指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与江南造船集团相仿,它也借着原址被划入世博用地的契机,将“钢构铁臂”搬迁到了长兴岛。

  而世博会的谢幕对长兴岛的“船舶梦”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昨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为发挥集聚效应,2015年集团麾下沪东造船集团也将步江南造船厂后尘,整体迁至长兴岛。对于这种城市板块间的产业功能加速切换,专家将之视作“世博红利”之一。

  变换的坐标

  在上海浦西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东起江边路和高雄路,西至鲁班路,南濒黄浦江,北沿龙华东路和高雄路——这块长方形的区域就是沐尽百年风雨的江南造船厂曾经的所在地。基于世博会总体规划中的安排,厂区内的3座船台、3座船坞、10个码头、4000多台机械加工设备由原先的“制造业重要基地”变身为“工业遗产”、“产业类历史保护建筑”,成为中国船舶馆等企业馆和文化活动场所用地。

  老市民朱永福至今还记得,从江边码头到闵行、吴泾这一黄浦江段,曾是万吨巨轮停靠的密集区,因为这里拥有“中国第一厂”江南造船厂。“过去每天早上摆渡的时候能看到,后来在南浦大桥上也能看到,灰白的厂房、高高耸起的吊臂、没有造完的巨轮,这里曾是老上海人最熟悉的一座地标。 ”

  十多年前从船厂退休的老干部吴康齐也告诉记者,世博园内的船舶馆他去过3次,最难舍弃的还是尘封已久的“船厂情结”:“那种铁锤敲打铁片‘叮叮当当’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但以后的职代会内容可以变成参观博物馆。 ”

  据悉,随着江南制造厂在长兴岛的“圈围造地”、重新起航,“后世博”在后续利用这片土地时,会对世博船舶馆进行二次整修,打造成中国船舶博物馆,并构建相关文化设施。

  记者了解到,在江南造船厂143年的历史中,一共只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搬迁。第一次早在1867年刚建厂不久,船厂从虹口区搬到了浦江畔的高昌庙。近年来,尽管矽钢厂、玻璃厂、印染厂、造纸厂等老工业厂房都陆续从市区撤离、向市郊和周边城市发出承接转移的信号,江南造船厂始终固守旧地。直到上海世博园区将船厂大部分土地纳入规划用地之时,船厂的整体搬迁计划才终于板上钉钉、提上日程。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