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狂欢后的产业嬗变:上海“世博红利”有多少?(3)

2010年11月04日 14:10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值得一提的是,借世博契机搬离市区的老工业本身也重获新生。记者注意到,在搬迁之前,兴于黄浦江的江南造船厂因水深有限,加之江上大桥成为巨轮进出门槛,百年造船“旗舰”只能承建10万吨以下的船舶。而在一片荒芜的滩涂变成热火朝天的船坞和车间后,长兴造船基地已承接造船订单100余艘共计1400多万吨载重,合同交船期排到了2011年。

  增长窗口洞开

  世博会举办后的2011年,到“十二五”收官之年2015年结束,这5年被徐炳胜称为世博经济的时间窗口。他认为,不仅是公认的“世博会拉动GDP 5个百分点”的测算,在后续的5年中,除了产业结构会得到优化,上海的GDP增速也可能获得持续的拉动。而挑战在于,由于上海力推产业结构转型,2008年GDP增长率17年来首次跌入个位数,2009年8.2%的增幅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徐炳胜的测算,乐观情况下,后世博期间(2011-2015)上海的GDP平均增长率可能达到10.96%。 “如果把不举办世博会的情况作为基准,那就大概能高出2.75个百分点,经济走势将呈顺周期缓慢回落的态势。 ”不过,他也表示,8.21%-10.96%是一个年均增长率的预测区间,可能出现GDP增长率略有回落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局面。

  除了将为未来5年的上海经济增长提供一定支撑外,早在2009年9月,澳洲会计师公会就针对306名经济领域专业人士进行了一项调查,85.3%受访者预测世博会将为中国GDP增长助力,其中57.9%受访者预测提升空间在1%到2.99%。数据还显示,大阪世博会、新奥尔良世博会和筑波世博会分别为日本、美国和韩国的GDP增长贡献了2.1%、0.1%和0.75%;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为德国带来了超过12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此外,徐炳胜还强调,世博经济“窗口期”也将是上海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集中体现阶段,除了在后世博效应的正向作用下,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外,他认为,在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商务成本高企的压力下,上海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将有明显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投资推动型为主转为技术进步推动为主,劳动生产率也将提高。 ”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则特别重视“世博商圈”的影响力。 “闭会后永久性保留的场馆有40%,按照规划是要形成一个新的国际会展中心,那么商业配套就很有必要了,这就形成了近邻集聚,”陈信康认为,“另一方面是世博会场快速交通的延伸辐射,昌里路商圈、打浦路商圈、新天地、豫园商圈、南京东路商圈和徐家汇商圈等都会获益。 ”

  而在算“未来账”的同时,各路专家也就世博会举办期间已经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估算。南方汇金投资管理公司研究发现,世博会期间为酒店业、航空业、零售业、餐饮业、市内交通业等贡献超过1000亿元收入。中金公司报告则估算,以上海黄金周每人每日760元消费计算,世博旅客只要平均停留3天,就能带来117亿元的新增消费,相当于2008年上海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4。申银万国则认为,上海新增消费容量将超过2500亿元。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