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业内人士预期中国私人飞机潜在客户超30万(2)

2010年11月20日 05:0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低空开放将带动私人飞机增长

  美国德事隆集团中国区经理耿刚表示,中国通用航空市场发展制约因素在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飞行员、维修人员以及其他航空相关人员,缺乏机场、专用加油保障等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缺相关法规及政策条款,空域限制、税费优惠、相关融资和运营方面的法规不完善。

  “现在是很多人买得起私人飞机,却飞不起。修理费、保养费等支出加起来,几年之后,一架飞机的价钱已经花出去了。”一位商人说,他之前咨询过,私人飞机的价格可以接受,但年复一年的附加费用还是让他有些招架不住,实在是太“烧钱”。

  “真正难点在飞行许可上。简而言之,就是‘离地三尺要审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私人飞机行业要想大发展,就必须实现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首要的是低空空域的分类划设问题。”

  在航展现场,来自民航局的有关负责人希望广东在低空开放试点方面,能够引领全国之先,摸索出经验之后在全国推广。

  专家表示,未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逐步推进,不仅私人飞机数量将会增加,医用、警用、救灾直升机较快发展都将成为现实。

  现场

  首个公众开放日

  “歼十”表演让广场难觅空地

  此次航展从16日开始便连日推出系列精彩飞行表演,而昨日是公众开放日的第一天,记者现场观看演出发现,昨日的表演较前几天更为集中和刺激,其中的明星表演:美国“红鹰”、巴基斯坦的雄狮、猎鹰L15等更是有上下午两场演出,较前几天增加了一场。而在昨日的诸多表演中,王牌明星“歼10”成为了全场最耀眼的明星。记者现场看到,下午2时许“歼十”上演时,虽然烈日炎炎,晒得人发晕,但表演区广场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偌大的广场几乎难觅片许空地。而中午一度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各大展馆更是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神奇景观。

  “歼十”时刻

  在昨日的表演中,“歼十”以“六机编队”大坡度盘旋闪亮登场,之后便给观众来了个让人心惊肉跳的两机高速“低空对冲”表演,该动作堪称飞行表演中最为惊险刺激的动作之一。在两机几乎一头撞上的一刹那,全场鸦雀无声,继而“哇噻”一片,爆发阵阵掌声。“半筋斗急速转”、“蛇形扭转”、“超低空通场”……“歼十”一系列精彩绝伦的表演让观众好声一片,喝彩连连。

  跳伞醉倒现场观众

  此外,中国空军的跳伞表演令现场观众赞叹不已、如痴如醉。“蓝天先锋”、“珠江彩虹”、“伞花绽放”、“巧叠罗汉”、“欢庆盛典”、“七仙女下凡”……记者现场看到,昨日的跳伞表演节目花样迭出,一个紧接一个,令人目不暇接。从中午11时26分开始至12时06分40来分钟的时间里,整个广场的观众都高仰着头,极力地在空中搜寻“伞花”的影子,生怕错过哪怕一秒的精彩瞬间。

  而当“欢庆盛典”上演,空中礼花亮丽绽放、跳伞队员连翻10来个跟头像鸟儿“雀降”下来时;当彩带飘飘、霞衣凤冠的“七仙女下凡”飘下来意味着整个上午的表演结束时,全场观众仍旧意犹未尽,久久不肯离去。

  特写

  最高级别“歼十”6机编队

  师长:感觉非常棒

  下午1时许,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地面人员就开始准备,1时30分许,飞行员们列队来到“歼十”表演机前,1时40分登机;2时许,“歼十”驶出停机坪开向跑道。

  此时,停机坪外,观众已人山人海,都盼着一睹“歼十”6机编队表演。“歼十”3机编队、4机编队,两机高速对冲、6机编队,空中散花,每个动作都引来阵阵呼叫。现场的空军大校告诉记者,6机编队是目前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数量最多的编队,将来也不可能出现“歼十”10架飞机的编队。“这已经是最高级别了”。

  表演结束,“歼十”飞机返回停机坪,记者随机跑到编号为10号的双座“歼十”飞机前,飞行表演队的师长严锋就在这架飞机上。“严师长,这次飞行感觉怎么样?”记者跑上去问。

  严锋一边脱下飞行衣服,一边回答,“感觉非常棒。就是天气条件不太理想,能见度不是太好,这次表演队员们表现都不错,很多动作,尤其是垂直上升难度很大”。

  文/记者邓柱峰、汪万里、陈昕宇、陆先念、陈治家 图/记者陈枫、于涛(署名除外)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