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时评: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2)

2010年11月29日 10:3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再次,要逐步化解涉及面广泛的民生难题。逐步解决入托难、上学难问题。城市幼儿入托难近几年来逐渐突出,应将幼儿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教育范畴,增加教育资源,同时要解决上学路远、优质学位少的问题,增加教学点或补助寄宿,实施均衡教育。逐步解决住房难、房价高问题。大力建设公共保障住房,建设大批量的城市公共租屋,为城市居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解决居住问题。从事权与财权相适应入手,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体制,进而理顺省级地方政府与市县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地方政府能够获得稳定的财源,从而让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的圈子里跳出来,不再成为高房价的推力之一。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推进,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建立,今后还需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涉及广泛的民生难题,往往并不是简单地靠增加资金投入和数量增长就能解决的问题,它常常与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密切的联系,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部门利益有密切的联系。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动力,也是30年来取得成功的法宝,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社会领域的改革,扩大社会领域的开放。二是转变观念。在明确政府责任的同时,要克服政府包办的思想,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与规则,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作用。三是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自的功能,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调动两个积极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

  作者系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五方面建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民生保障机制

  民生问题,涉及到全体民众的受教育权、劳动权、生命权、健康权和社会保障权等生存权与发展权。改善民生,

  迫切需要建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民生保障机制

  □谢建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顺应全体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及时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

  民生问题,涉及到全体民众的受教育权、劳动权、生命权、健康权和社会保障权等生存权与发展权。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建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民生保障机制。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