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管理通胀预期不可松懈

2010年12月13日 13:1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年末将至,物价走势引起更多关注:一方面,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再创年内新高达5.1%;另一方面,在国家强力调控之下,农产品价格涨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再加上全国粮食“七连增”的利好消息,增强了市场对稳定消费价格以及CPI有望在12月回落的预期。

  “涨”声渐小 但上行压力仍在

  今年11月,在CPI涨幅“超4”的背景下,国务院为稳定消费价格打出了政策“组合拳”,此后各级政府也都行动起来,寻找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策。在多方努力下,蔬菜和部分食品价格应声而落。据商务部监测,11月29日—12月5日,36个大中城市中有18个城市蔬菜价格下降幅度超过了15%;全国蔬菜价格涨幅11月份也比10月份回落了近10个百分点;同期市场供应增加了5.9%。

  “毫无疑问,这种特殊时期的调控是十分必要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三农”专家表示,“国16条”措施兼顾短期与长期,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专家表示,当前无论政府定价产品的“审慎调价”,还是农产品领域密集的价格监督等都带有阶段性特点。还有些地方蔬菜价格下降主要受益于天气晴好、供应量增加等季节因素,带有明显的短期效应,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调控效果逐步释放,农产品价格涨幅是一个逐渐缩小的趋势。但随着元旦和春节的临近,受天气、运输等因素影响,年内农产品价格仍然面临着一定的上涨压力。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温桂芳认为,流动性过剩只是当前物价上涨的一个短期因素,长期来看,成本上升才是物价上涨的真正推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相关人士也表示,当前物价上升压力较大,特别是成本上升的压力比较大。该人士预计,短期甚至未来5年内,中国都会面临较大的价格上升压力。

  调控面临“两难”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对记者表示:“对于农产品价格上涨,除了进行宏观调控外,更需要关注的是,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调了,那些生产粮食的农民如何才能在成本快速上涨中保持种粮的积极性?”的确,一头牵着民生、一头系着产业发展。那么,物价调控的“两难”困境如何化解?郑风田认为,调控的同时要保证种粮农民得到有效激励。应该看到,成本上升可能使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长期趋势,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机价格补贴等方面还有较大的调控空间。

  李国祥表示,政府出手调控物价虽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就农产品价格而言,大涨大跌都是不利的,政府应把握调控的力度和节奏,避免干预过多。还有专家建议,需要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的管理和检查,降低蔬菜流通环节的费用;而长期来看,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农产品价格走势、供求情况建立起高效的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准确的市场信息,运用调控手段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起落。

  引导通胀预期是物价调控重中之重

  多家机构近日发布预测表示,2011年中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明年一季度仍面临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而物价上涨又会进一步放大通胀预期。

  全国人大常委、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心理预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非经济因素,起着推波助澜作用。当前国内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使人们对通胀的预期不断攀升,进而推高物价水平,因此引导通胀预期应是物价调控的重中之重。辜胜阻认为,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通胀螺旋式的上升。通胀预期通过传导机制增强通胀的压力,而物价的大幅上涨又会进一步放大通胀预期,加剧通胀上行压力。

  <作者>=记者 胡萍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