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重庆市长黄奇帆:用重组改造世界的践行者(2)

2010年12月14日 08:51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谋定后动

  重庆金融五花齐放

  大道至简。

  钟情资本市场20年,黄奇帆形成了一套视角独特、看似简单实则有效的重组理论。

  他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重组的五大要点:一是选时机,二是选合作对象,三是坚持多赢,四是依法、公平,五是量力而行。

  黄奇帆又形象地提出“平行四边形”原则,以强调要维护好四个方面的利益:一是不能让战略投资者吃大亏。如果战略投资者不进入重组,其他各方利益都将是空谈。二是不能让债权人吃大亏———债权人不同意,重组推进不了,但也不能让债权人全身而退,把一大堆坏账都摊到股民头上。三是大股东作为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承担经营亏损的主要责任。四是重组后的上市公司股东也会承担相应的损失,并通过市值溢价来冲抵。

  重庆5家金融机构的华丽转身,是黄奇帆实践他重组理论的经典案例。

  2005年初,重庆唯一一家法人证券机构———西南证券走到了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由于西南证券与重庆市其他金融机构千丝万缕的联系,西南证券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极可能会引发一场重庆的“金融危机”。

  谋定而后动。经过审慎的思考,黄奇帆提出了一个“三管齐下”的拯救方案。

  首先是资产和债务重组———变卖一些资产补充现金流,以解决流动性;清理历史欠账,让投资方放心、安心。其次是股权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建银,从根本上改善股权结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第三是推进上市———通过上市让战略投资者顺利退出,同时让西南证券在新机制中发展壮大。

  在黄奇帆的直接推动下,西南证券仅用1年零9个月就顺利完成了重组。2006年5月,中国证监会和中央汇金公司在重庆召开了券商综合治理的有关会议,会上对西南证券的重组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6年11月28日揭牌成立的新西南证券,经过两年多的规范运作,于2009年2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实现了整体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黄奇帆在拯救西南证券时所运用的一套重组方案———资产重组、债务剥离,引进战略投资者、注入流动性,整体上市、战略投资者全身而退———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美国政府拯救其大型金融机构的做法不谋而合,却比后者整整超前了3年。

  其实早在拯救西南证券之前,黄奇帆就通过重庆市商业银行向世人展示了他“龙虾三吃”的重组特技。

  重庆市商业银行,前身是重庆城市合作银行。由于“先天不足”再加“后天失调”,到2003年春,这家西南地区最早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已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不良资产率高达80%,每股净资产为-7.4元。

  2003年2月8日,黄奇帆到重商行调研,提出要通过增资扩股、债务重组、引资上市,把重商行这条濒死之鱼变成活蹦乱跳的“龙虾”。

  通过三轮增资扩股和三轮资产重组,到2006年6月,重商行的资本金从3亿元增加到了20多亿元,不良贷款占比从32%下降到了3%以下,资本充足率从-8.25%提高到了9.71%,拨备覆盖率达到60%以上,并顺利引进香港大新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股票上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重庆国际信托公司、三峡银行和重庆农商行的重组,是黄奇帆操刀重庆金融机构重组的另外三个亮点。

  重庆国际信托公司通过两次股权重组和一系列债权债务重组,资本金从原来的3亿元增加到16亿元,原有的14亿多元债权得到了清偿,公司主业从原来的基本为零到300亿的信托业务,利润率达到了20%以上。

  三峡银行的前身万州商业银行是一个只对小区域范围内服务的小银行,原有的资本金只有1亿多元,贷款余额仅22亿元,但不良资产高达12亿元,被监管层多次“黄牌”警示,面临退出市场、破产关闭的命运。

  通过重组,新生的三峡银行资本金扩大了近20倍,账面不良资产率从百分之三十几下降到3%,服务面则从原来一个万州区的几千平方公里扩大到全重庆市8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飞跃发展。

  通过重组,资本金仅有2亿多,贷款规模300多亿元,不良资产却高达150亿元的重庆农信社,几年时间转变成为资本金80亿元、资产规模1500亿元、存贷款余额1000多亿元,在当地名列前茅的重庆农商行,并在内地农村商业银行和区域银行中拔得头筹,率先赴港上市。

  重组给力

  重庆板块风起云涌

  “上市公司从来到资本市场的那天起,就是一个伴随着重组的过程。”黄奇帆这样表述他对资本市场重组的基本认识:IPO股票上市是重组的过程;上市以后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而实行强强联合,是重组的过程;变成垃圾股以后,退出股市,也是重组的过程。

  黄奇帆用他在重庆的一系列成功实践,有力地证实了他这个观点的现实有效性。

  ———通过重组,西南证券实现了从濒临倒闭到优质券商的跨越式发展,并顺利整体上市;

  ———通过重组,重庆公司IPO出现井喷,2009到2010年期间先后有重庆水务、力帆股份、涪陵榨菜等近10家国有、民营企业股票上市,融资额超过300亿元;

  ———通过重组,重庆一批资产质量较好的公司实现强强联合,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一批ST公司起死回生,迅速恢复造血功能。

  重庆啤酒、重庆百货、渝三峡、渝开发……重组使重庆上市公司成为市场资金关注的焦点,重庆板块被称为“牛股集中营”。

  黄奇帆先后为重啤集团引进英国纽卡斯尔和丹麦嘉士伯集团,两次股权出让换来40多亿元现金,为重啤集团及其控股股东重庆轻纺集团的做大做强、战略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曾是渝股龙头的渝开发,2002年被ST,公司生产经营几乎停滞。重庆市政府充分运用渝开发母公司的信用和资源优势,以债务重组为核心,通过以股换债、债转股、剥离不实债务等方式重组其2.5亿元左右的债务,盘活其债权。多次重组后,渝开发2003年3月摘掉了ST的帽子。还有ST合成及其母公司西南合成制药,黄奇帆力推其运用债务、股权、业务三位一体的重组方式,与北大方正集团实施股权重组和业务重组,使得合成总厂摆脱困境,扭亏为盈。

  “ST股既害股市也害股民,但如果让它退市、破产又会形成震荡。最近这几年,重庆有11只ST股被重组,变成货真价实的好股票。”这些企业的重组,黄奇帆都倾注了心血。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