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国外贸在激荡中走向平衡(3)

2010年12月20日 09: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锤 炼

  于绝处寻生机 外贸企业积极转型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依靠低工资、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中国对外贸易必须要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在渐进的过程中实现外贸结构升级。

  2010年春节长假之后,不少手握订单的外贸企业却突然紧张起来———以前的工资水平已经招不到工人了,缺工现象非常严重。中国工人的劳动报酬长期偏低,这份积压已久的压力终于释放。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之后,“中国告别世界工厂”、“中国商品不再廉价”等等类似的话题引发了业内和媒体热烈的讨论。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是必然的。

  事实上,劳动力成本上升只是“倒逼”外贸企业改变的诸多因素之一。今年以来,汇改的进一步推进、大规模出口退税的取消、鼓励进口政策的出台,种种调整都凸显出政府外贸结构调整的决心。

  重压纷至沓来,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研发新技术、开发新品牌、开拓新市场,成为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胜出不得不去考虑的事情。

  某国内著名家电集团海外推进部部长说,借金融危机的契机,公司完成了产品系列的调整与升级,并加速打入欧美主流市场渠道。因此,公司今年应对汇率变动、贸易摩擦等问题的主动性大大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销售已经增长26%。

  2009年,正是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百业萧条的时期。担任成都一家皮制品公司董事长的刘琼英却大手笔地重金引进法国、意大利的国际设计和管理团队,并与国外著名品牌合作成立研发团队,专攻奢侈女鞋市场。从代工生产向自主设计生产的转变,使得她的公司的出口额在2010年前8个月就实现了同比超过70%的增长。

  “我国正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型,沿海地区原有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弱化,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在主要发达市场已接近饱和。国家不会再一般性地支持那些主要靠拼资源、拼价格的出口。”李健表示,企业应该逐渐认清新形势。今后企业的发展将更多依赖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承接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依赖提升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水平,依赖综合实力竞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说,中国制造业依靠低工资、高消耗、高排放推动增长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中国对外贸易必须要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在渐进的过程中实现外贸结构升级。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