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拐点是否到来已成基金投资重要风向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流动性拐点是否到来已成基金投资重要风向标
2009年01月13日 11: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前,银监会从十个方面调整信贷监管政策,放松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标准。加上2009年争取M2增速达17%的目标,表明政府正在不断释放流动性。流动性拐点是否到来,已成为基金下阶段投资的重要参考指标。

  充裕流动性促成反弹

  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从十个方面对信贷监管规定和要求作出适当调整。对于投资者判断银行业增长和风险更有价值的是第六条到第九条,即银行在信贷发放的具体操作流程等方面相应的调整。这些调整为银行在2009年实现贷款的较快扩张扫清了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担保限制和贷款责任的追究等限制。

  银行信贷发放增速是基金观察流动性的重要指标,有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指出,12月信贷数据虽还没公布,但预计环比将有可观增长。随着超过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供应量大幅上升,必然会带来资本市场估值水平的上升。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进一步指出,在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泡沫破灭时期,股指在大幅下挫中都经历了50%幅度的反弹。针对A股的具体情况,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认为,国内流动性的拐点已经到来。首先是经济增长放缓将释放大量流动性,其次是货币政策转向促使商业银行信贷供应放大。流动性拐点的出现将促使资金开始进入股票市场,使前期过低的估值得以修正,市场就出现了反弹。

  有基金经理表示,当前市场已透支了企业盈利的较坏预期。比如对银行股,他们已从谨慎转向偏乐观。即使下阶段不良资产上升,利润增速明显下降,但目前银行股价已经反应了这些预期。

  固定资产投资周期远未见底

  不过,也有诸多业内人士认为,不应低估在风控放松背景下扩大信贷对宏观经济可能产生的长期负面影响。

  对于扩大信贷,市场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银行逆周期扩张贷款需要银行降低贷款发放的信用尺度,让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另一种观点是虽然孤立的观察,每家银行的风险是有所增加,但银行业增加信贷的集体行为可以缓冲宏观经济下滑的速度,从总体上有利于经济。虽然增量贷款风险较大,但也会对银行的存量贷款质量产生正面的影响。

  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业核心分析师邱志承认为,两种观点的分歧其实来自对经济周期的不同判断。如果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将在2009年上半年见底,那么第二种观点是成立的。不过,邱志承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原因是中国经济过去的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出口拉动。2008年下半年开始,外需下降已经使经济出现急剧降温,这是存贷调整周期和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消化过剩产能不仅仅是存货的调整,还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下降。

  市场预期的200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见底只是基于存货调整周期,而固定资产投资周期还远远没有见底。银行信贷的扩张可以缓冲周期的下降速度,也会拉长产能消化的时间,长时间的经济调整对于银行的资产质量会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市场更为担心的是,为了达到争取200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这一货币政策目标,银行可能违背商业贷款风控原则,向大量过剩的基建项目和难以生存的中小企业贷款。

  在这个背景下,有基金认为,估值修正完成后,指数的运行区间仍将取决于企业盈利预期的变动方向。从策略上看,采取在防守基础上追求超额收益是2009年诸多基金的选择。在投资思路上,受益于政府投资、积极产业政策持续推动的行业受到了基金一致青睐,如铁路及轨交建设、电网电力设备等;受益于刺激经济增长力度加强的周期型行业也值得关注。不过基金公司也提醒投资人需要注意宏观经济仍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对于周期性行业应跟随政策的变化而灵活调整。(徐国杰)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