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怎样为“中国制造”清洗污名
2007年07月31日 18: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3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发文指出,所有后进国家在向世界舞台冲刺时,都要遭遇强势国家的抵制,为“中国制造”清洗罪名最终还要靠中国人自己。原文摘录如下:

  在过去几个月,从宠物饲料、儿童玩具,到咳嗽药水、牙膏,中国产品接二连三遭欧美禁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更发表报告称,中国是违反美国食品安全标准最严重的国家。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今日美国》称,“中国制造”现在看来像有另一层含义——“购买者小心”。在美国犹他州,有食品公司更打出“无中国产”的招牌以示安全。

  就在“中国制造”几乎与“有毒”、“威胁”划上等号的时候,中国进行了舆论反击和贸易反制。一方面媒体将“中国制造”的不幸遭遇视为妖魔化中国的最新表现,另一方面中国也禁止进口11家美国厂商生产的肉类制品。中国竭力避免将相关问题复杂化、政治化,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已成了政治问题,并且无法避免。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中国制造”所遭遇的麻烦?怎样为“中国制造”清洗罪名?

  早在两年前,笔者从欧式“中国威胁说”中已预感到了今天正面临的挑战。当中国各类产品迅速占据欧美超市货架,把很多小店铺挤出街道,开始直接影响欧美经济的时候,“中国威胁论”的内容就会从远离大众关注点的军事、政治,转移到与生活相关的服装、鞋帽、电子、食品和环境保护等“琐事”上。

  所有后进国家在向世界舞台冲刺时,都要遭遇强势国家的抵制,因为这关系着欧美的就业、经济问题,而这两个问题与政党间的权力斗争直接相关,政治化在所难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制造”也有类似的遭遇,在大举进入美国市场时也曾被“妖魔化”,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几项产品质量不过关而让一个国家的所有产品受辱,在国际上是不得不面对的考验,不仅涉及商品本身的质量认同和评价标准,更牵扯着一个大众情绪。德国公司把印有“F-U-C-K YOU CHINA”辱华字样的白色T恤衫出售,部分地表达着欧美劳工阶层的潜在心理。

  不过,这种抵制却是正常的,中国人不必太过敏,关键是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抵制的过程是挑剔的过程,能够渡过“挑剔期”就接近“接受期”了。只是,“挑剔”可能有政治因素,也可能有经济因素,当然也有商品本身的缺陷,需要中国人认真分析。

  为“中国制造”清洗罪名的主角当然是中国人,即便是为外国企业“贴牌生产”,只要有“中国”二字就有中国人的责任。实际上,即便在食品行业,“中国制造”也并非真的就是“不安全”的别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近日强调,食品安全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并非一个国家所独有,各国政府都需要加强相关的监管制度和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

  擦亮“中国制造”的声誉,首先是中国能够拿出一些独特的质量响当当的名牌和几个旗舰企业。三四件质量事故可以让一个国家的商品蒙难,一两种驰名产品也可以立国。英国政府对“疯牛病”的遮遮掩掩,导致英国失去70%以上的欧盟牛肉市场,“英国食品”从最安全跌落到“不可信”,其农业自此一蹶不振。反之,一个诺基亚支撑了芬兰的经济和国家声誉;索尼、丰田、本田把“日本制造”从“劣质产品”扭转为“优质产品”;现代、三星能遮盖掉“韩国制造”的种种阴影。要让“中国制造”闪光并且为全球信赖,竖起几个人见人爱的名牌是捷径。技术创新、销售战略、生产标准不仅要达到世界上最苛刻的标准,还要在名称上让全世界易记易接受。“东京通信工业”改为“索尼”后让这个名字风行世界的例子,极好地说明了细节的重要性。“细节决定成败”,对富有诗意和善于狂想的中国企业家来说,这6个字分量极重。

  利用法律来维护“中国制造”的声誉,也是重要武器。2004年,浙江通领科技集团生产的GFCI(接地故障断路器)产品进入美国,迅速占领美国主流市场。但同时遭遇美国世界级电器巨头企业莱伏顿公司在美国3个州地方法院的起诉,称通领公司侵犯了他们的专利。这场官司现在有了结果,通领科技集团没有“偷”他们的专利,是自己研发出的。试想,如果没有勇气和底气去打赢这场官司,那么“中国制造”不仅“有毒”,而且“偷盗”。这场官司获胜,对所有“中国制造”的信誉都有正面作用。

  中国在各个出口行业,尤其是事关人命的食品、医药行业,进行严格的自我整治是非常必要的。“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语曾被中国政府视为“最大的人权”。那么,本国国民都对自己所吃所喝不予信任,都不敢保证“无毒”,很难让外国人信任“中国制造”的食品就很安全。

  另外,中国人常把“利”的反面看作“义”、“良知”,其实“利”的反面是“害”、“灾难”。无“义”的逐利可以接受,“有害”的逐利则万万不行。把政治上的“内外有别”、“抓大放小”应用于商业,是“中国制造”声誉受损的核心因素,值得全社会反思并且进行严格的制度建设。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国制造”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名字都会响亮起来。(陈冰)

 
编辑:魏恒】
:::相 关 报 道:::
·调查显示:加拿大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信心不减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制造”:“中国食品信得过”
·质量是最好的公关 “中国制造”当师从日本韩国
·美媒称禁令无法阻止"中国制造" 只会让民众不便
·“大白兔”真相大白是面镜子
·菲律宾封杀中国大白兔幕后:不出具检测报告(图)
·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大白兔奶糖没有添加甲醛
 

专题: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