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疯狂的君子兰在重演 一条锦鲤身价一年涨了25倍(4)

2007年02月02日 10:35

  学者眼中的“锦鲤热”

  冯晓宇这样评价眼下的这股锦鲤热:“这两年国内的锦鲤发烧友越来越多是真,但这些天价鱼是否真的有人买却让人怀疑,不排除有些商家之间在相互炒作。”据一位不愿意说出姓名的锦鲤经销商透露,那些售价数万元的鱼大多数都是在几个熟人手中转来转去,价格也随之越来越高。

  在学者眼里,炒锦鲤的现象和20多年前国内长春等地出现的君子兰投资热有着颇多类似之处,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一株的君子兰曾让不少国人一夜暴富,但当大量投资者涌入之后,君子兰的价格泡沫最终被挤破。而在17世纪30年代,荷兰等国家也曾掀起过“郁金香狂潮”,身价一度翻了20倍的郁金香球茎,最后也只等同于一只普通的洋葱头。

  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叶航说:“炒锦鲤现在已经是一种非理性的现象,很大一部分人购买锦鲤并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希望有人会出更高的价钱将其买走。这实际上是一种投机心理,大家在争相哄炒的同时,对这尾鱼最终能卖出多少钱却都心里没底。短则半年一年、长则两三年,锦鲤的身价可能就会回到一个相对理性的价位。”

  “打个比方,如果你觉得上万元的锦鲤太贵了,肯定会选择一种更便宜的、却同样漂亮的宠物来养。”叶航说,“因为锦鲤不是稀缺物种,没有足够的科研价值;同时,它的营养价值也不高。”作为观赏鱼的一种,锦鲤的价格应该由其所具备的审美价值所决定,而人们对审美价值的评判是多元化的,是主观性的。理性的消费者只要觉得价格高出了自己的心理预期,就有可能会选择其他物品来满足自己追求美的欲望。

  附件

  什么是锦鲤:锦鲤其实是鲤鱼经过人为选育之后形成的一种观赏鱼类,最早在日本培育而成,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国的锦鲤都保留了其日本名称,共有13大类,上百个色系。

  品鉴锦鲤有三个标准,色泽、体形、姿态。鱼体越大、色泽越纯正、姿态越优雅的锦鲤身价最高。在国内,由于大部分锦鲤爱好者的饲养条件有限,通常只能养到30-50厘米,因此大部分锦鲤都以色泽为最主要的品鉴标准。

  比如在国内最为畅销的红白、大正、昭和三类锦鲤,红白要求鱼体只有红、白两种颜色,而大正、昭和要求鱼体只有红、黑、白三种颜色,两者的区别在于昭和的鱼头长有黑斑,大正的黑斑则只能长在鱼体上。

  (来源:都市快报,作者:蔡坚瑞 施予)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席梦婷】
:::相 关 报 道:::
·身价70万锦鲤王在港诞生 主人养鱼19年耗700万
·京城掀起锦鲤收藏热 神秘买家99万买"鸿运当头"
·图:到花果山去看锦鲤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