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机构本周投资策略:震荡中等待向上突破契机(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25机构本周投资策略:震荡中等待向上突破契机(5)
2009年05月19日 10:4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拐点未到向上可能性较大

  ⊙长江证券

  目前的市场上涨并不是基于对上市公司业绩好转的预期,而是来源于刚性需求释放引发去库存化加速的结果。但是刚性需求的释放前提条件是价格下跌,如果价格持续反弹,那么未来刚性需求能否持续就还存在很大的疑问,而投资性需求到底能否起来也需要进一步的观察数据。所以我们对于二季度后的市场预期就不是特别乐观,主要理由是刚性需求释放完成后投资需求不一定能马上跟上,中间会造成经济二次探底。

  基于对上周所公布的经济数据的认识,我们认为此轮股市反弹上涨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后市是调整还是震荡向上,我们相信都将是结构性的。不过近期震荡向上可能性较大,因为市场尚未到拐点,不过这个拐点在二季度到来的预期并未改变。

  估值政策博弈下强势震荡

  ⊙渤海证券

  综合来看,2600点后市场主要面临估值压力,而支持其反弹的宏观、流动性以及政策因素仍未转变,这也就压缩了指数调整的深度,特别是蓝筹股的启动更加增添了投资者的信心。因此,我们认为本周市场将在估值压力以及基本面支持的共同博弈下走出强势震荡行情。

  热点方面,我们认为蓝筹股群体已逐步接过市场反弹的接力棒,市场风格已开始转变。建议投资者继续重点关注因经济回暖受益的银行、地产和汽车板块,同时关注第二轮回补库存给钢铁板块带来的交易性机会,另外还可关注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医药板块提供的交易性机会。在关注机会的同时也应注重风险防范,即随着蓝筹行情的逐步启动,此前涨幅过大且预期黯淡的个股风险则逐步增加,对此投资者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投资方向迷失成调整诱因

   ⊙上海证券

  出于经济结构优化考虑的政策调整对相关行业的不同影响是导致上周震荡格局的重要原因。而流动性充裕的大环境将继续有利于市场发展,复苏预期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市场风格转换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要关注风格转换过程中的不流畅导致的市场震荡风险。

  由于没有新的正面刺激因素出现,市场“恐高症”再度萌发。在上证综指2600点附近市场正在为新趋势的形成寻找新的理由,估值压力与流动性充裕之间的矛盾正在成为大盘区域震荡的双向约束力,群体性的谨慎心态将继续固化大盘高位区域震荡的趋势特征。但本周对累积的调整压力短期集中释放也应有所防范。

  目前市场对投资方向的短期迷失可能成为大盘短期调整的重要诱因,本周的投资策略应偏向于防御,行业配置关注汽车零配件、房地产以及酿酒行业。

  支撑上涨的因素逐步消失

  ⊙德邦证券

  目前市场虽然维持强势,但上周沪深两市缩量滞涨表明短期指数可能出现整理态势。而且我们坚持认为基本面支撑市场持续上涨的因素逐步消失,市场强势源于资金和政策大力支撑。市场一旦出现明显的利空,则市场调整时间和空间都可能超出人们的预期。因此对于指数上行投资者依然需要保持适度警惕,特别是上周涨少跌多以及缩量上涨之后更应该如此。我们需要保持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利润持续下降的判断,因此即使大盘蓝筹保持一定的强势,但行业严重分化的结构性风险仍将释放。继续建议关注大盘蓝筹特别是金融地产的机会,同时保持适当仓位,防止市场调整的风险。

  缺少显著向上或向下动力

  ⊙海通证券

  当前市场多空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而导致市场当前多空力量基本均衡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尚处于乍暖还寒处境中,企业艰难运行与宏观政策的暖意短期内仍将共存;就股市而言,自1664点上行以来,上涨节奏和结构均比较符合理性。刚刚过去的大熊市依旧让投资者记忆犹新,市场一直是伴着风险警示在运行。因此当前市场并无泡沫积累,只是由于指数推动以及企业盈利下滑导致估值水平上升至合理上限;当前国家宏观政策的重点在于积极推动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同经济减速进行着艰苦斗争,对于目前尚无显著泡沫的证券市场基本不干预,因此市场运行基本处于小步缓行状态。既然无大的泡沫,则也缺少大幅度调整的理由。

  接下来的5、6月份的宏观经济和市场运行非常关键,二季度的宏观数据以及企业的半年报业绩将决定市场对实体经济是否已经步入复苏的判断,这将关系到牛市基础是否稳固。在当前环境下,市场缺少显著的向上或向下动力。短期内有望继续保持交投清淡、缩量整理格局。零散的热点以及短期资金的离场观望使得股指以横盘整理为主,待相关重要的宏微观状况清晰后再次选择前进方向。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