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衡地动仪是否有用引发学界震动 只是摆设?

2010年12月13日 14:2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奥地利学者雷利伯在《张衡科学与宗教》中毫不客气地表示“张衡地动仪是不科学的,中国人把张衡和地动仪看成国宝,完全是一种民族的向往,不是现实。”

  ■张衡地动仪是否有用引发学界震动

  近日,由“地动仪”引发的一场争论在整个学术界和社会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有学者在媒体上撰文指出,“不必怀疑张衡曾经建造出一台叫候风地动仪的仪器,但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也没有理由让人信服地动仪曾经发挥过验震的功能,它很可能和今人复原的那些模型一样,仅仅是个无用的摆设。”

  根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后汉书·五行志》中就记录了,自公元92年到公元125年的30多年时间里,一共发生了26次大地震。当时,有些地震区甚至大到几十个郡,这给当时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张衡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候风地动仪。

  《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圆径八尺,形似酒樽”,根据描述,这架地动仪周身共有八个龙头,分别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地动仪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在一起,每个龙头嘴内都衔有一个铜球。在地动仪下方的八个方向,有八个蟾蜍分别对应着龙头蹲坐在地上,张嘴准备承接铜球。一旦某个方向发生地震,樽体就开始运动,触动机关,这会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吐出铜球,铜球随之掉落到蟾蜍的嘴巴内,并碰撞出巨大的声响,告诉人们地震发生的方向。

  史书中描述的张衡地动仪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熟悉。因为它不仅作为中国地震局的标志,中国人民邮政的邮票图案,还是中学教科书中历史部分的重要教材,此外,它多次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各国和地区展出,并以国礼的形式赠送给外国友人。它甚至作为人类文明的化身,摆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与象征美国当代航天科技的、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并排展出。

  ■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张衡地动仪

  只是复原作品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张衡地动仪理解为张衡的原作。但大家很少被告知,于公元132年问世的张衡地动仪,在几十年后,大约在公元190年至220年间就已消失,至今无踪。而现在人们看到的地动仪,其实是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王振铎于1951年根据史书中196个字的记载,加入想象、并遵循“直立杆原理”设计制作的1:10的木质模型。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冯锐介绍,建国初期,为了配合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宣传以及博物馆陈列需要,王振铎开始考虑复原张衡地动仪。他用了一年的时间,设计并复原出木质的张衡地动仪模型。并根据“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的描述,给地动仪运用了“直立杆原理”,也就是说,地动仪模型内的都柱是一根上粗下细的直立铜杆,就像一个倒置的啤酒瓶,只要受到强烈震动,就会倒下。

  当时,王振铎的概念模型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而他本人也没有想到,当时片面的宣传导致这个简单的木质模型被大多数中国人误以为是完全定论的、不可更改的唯一模型。甚至被当作出土文物来仿制和收藏,尤其是教科书中并没有说明这是一件后人的复原作品,因此更多的人从学生时期,就以为那是张衡的原作。王振铎当时 “作陈列和宣传之用,并不能实际用做监测”的设计目的被忽略。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