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鲁迅,万人“挽歌游行”(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痛别鲁迅,万人“挽歌游行”(图)
2009年04月20日 09:00 来源:天天新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痛别鲁迅,万人“挽歌游行”

  沈钧儒联系墓地,灵柩为宋庆龄所送

  《痛别鲁迅》记录了鲁迅葬礼全部过程、收集有200多张图片。该书作者孔海珠系著名作家孔另境的女儿,同时也是茅盾的内侄女。孔另境与鲁迅私交很好,鲁迅还曾为其书作过序。所以,在鲁迅逝世后四天当中,孔另境得以零距离拍摄到丧事的全部过程,并将其装订成册。可惜,这本册子在文革期间被遗失,本书中收集的,正是这本册子之外的一些残存照片。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先生在他的寓所——上海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今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与世长辞。

  正式的讣告尚未发布之前,噩耗很快传向了鲁迅的挚友和关系密切的后辈青年,内山完造、冯雪峰、周建人、胡愈之、胡风、黄源等震惊之余,纷纷赶往鲁迅寓所。

  下午1时多,许广平、周建人等商定租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举丧,将鲁迅的遗体请殡仪馆派车接了去。葬礼的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冯雪峰与宋庆龄等人商定治丧委员会名单,起草讣告。

  下午3时许,万国殡仪馆派柩车来接鲁迅的遗体。并不长的里弄,挤满了沉浸在肃穆气氛中的群众。

  鲁迅遗体移到了万国殡仪馆,经过馆方施了防腐剂,化妆小殓,于6时暂厝在该馆二楼二号房间里,接受亲友的吊唁。

  这时的万国殡仪馆的门口静谧得像一片死水……在阳台上伏着几个文学青年,他们的臂上缚着黑布,脸上像抹着一片霜,眼光呆呆地望着下面……

  有30余位作家前来殡仪馆布置灵堂和悼念场地,他们呆呆地“怅然若失”地站在那里,有相当长时间脑子里空荡荡似的。

  是夜,由黄源、萧军、胡风、雨田等五个青年留在殡仪馆守夜。在夜深入静的时候,鲁迅安静平和地睡在花丛中的灵床上,就像他生前睡着时一样。他们几个在遗体面前地毯上轮流打地铺。黄源曾告诉我:“鲁迅遗体从家里移到殡仪馆后,萧军跪在殡仪馆里的时候,我和我的夫人许粤华(雨田),萧军,还有胡风,四个人(守灵)。第一夜在殡仪馆里可能还有周文。周文当时是冯雪峰的通讯员。”

  夜深入静时,“萧军跪在殡仪馆里”,此时,他的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10月26日他追忆道:

  是的,我们在过去和现在,全是吃着你的血和乳在生长着!你也甘心作这样一头牛!……

  先生!我们在这里痛苦,不是在哭你!是在哭我们自己!我们还没有长成,而喂养我们的源泉却涸竭了!我们真的要作个营养不良的孩子在这世界上生长了吗?……

  先生!你底“死”是一把刀——一把饥饿的刀!

  深深地插进了我们的胸槽;

  我们要用自己和敌人的血,将它喂饱。

  墓地、棺材和寿衣的选择,最后都由许广平决定。沈钧儒帮助联系了墓地。对此,沈钧儒考虑的是墓地四周须要留有空地,以便千秋后代来悼念。他对公墓负责人讲,死者是位了不起的伟人,不讲迷信求风水。墓地定在宋氏墓区的东首。海婴说:“我没有跟随母亲去看过墓地的印象,只有和母亲、孙夫人宋庆龄、茅盾夫人孔德和婶婶王蕴如这几个人一起去挑选棺木的记忆。走了几家都不中意。听到大家议论,倾向买西洋式的,既大方又符合父亲的身份。最后大家让母亲买一口相当昂贵的西洋式棺木,也就是人们在葬礼照片里所看到那一具。我感到母亲的犹豫。但时间过午,不再寻找另一家,便这样确定了。”

  这具棺材是万国殡仪馆订购的,据10月22日《大晚报》载:“灵柩的代价,据说是九百元,为宋庆龄女士所送。葬在万国公墓的一个墓穴,时价值五百八十元。”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