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的电影观:《建国大业》是“英雄史诗片”(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韩三平的电影观:《建国大业》是“英雄史诗片”(4)
2009年09月18日 16:27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电影不需要太多怨妇情绪,不能一味去追逐悲情主义

  解放周末:中国电影一度有过两种倾向,一种是情感空洞的大片,一种就是走悲情主义路线。

  韩三平:中国大片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很多问题。毋庸置疑,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他们拍摄的大片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他们也在接受观众的批评,他们自身也在调整、充实、提高。

  中国电影在一个时期也确实过多地表现悲情主义,极大地干扰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这种电影老是在说民族很悲苦,个人命运很凄凉,使人的心理老是感到受压,我们的人性、人格老是被扭曲,现在人们不喜欢看这些东西了。近几年来,电影观众90%是35岁以下、15岁以上的青年,悲苦的故事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甚至他们开始排斥这样的电影。拍这种电影,你第一次还可以,第二次叫呻吟,第三次叫无病呻吟!

  电影有三个审美价值取向是必须坚持的。第一个是赏心悦目。第二个是正义情感的宣泄。人类有共通的价值观,总是追求正义战胜邪恶的,你的电影里不能老是好人没有出路,坏人当道啊。第三个是励志,电影要使人昂扬、激动。让年轻人看了个灰头土脸地出来,总是不太对劲的。电影不需要太多怨妇情绪,不能一味去追逐悲情主义。

  解放周末:表现人类共通的、向上的价值观,才会有更广泛的观众。

  韩三平:对!我曾问过斯皮尔伯格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一些青年导演的电影总是没什么观众?他说,他们总是按自己的个人化的游戏规则办,这是不行的,必须首先按大众的规则办。大众追求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你却要拍些“怨气”重的东西把观众搞得压抑沉重,这怎么会得到共鸣?

  解放周末:您所说的青年导演是指第六代、第七代导演?

  韩三平:我们讲到某一代导演时,按年龄可以自然分代,但是说某一代电影人,就必须要有两个东西来证明,第一是有一系列优秀作品,第二是有若干个代表性人物。第五代导演可以这么说,像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田壮壮等,有一批人,关键是他们还有一批优秀的代表作。这样就形成了带有符号性的一代电影人。

  解放周末:一代电影人必须是一个群像。

  韩三平:问题是目前的第六代、第七代还完全没有形成气候,但是中国电影的未来,不要说长远了,5年后的未来就要靠他们。他们要迅速地按市场规律办,按商业规则办,按大众需求的规则办,产生属于他们一代的优秀作品,否则这一代就过去了。目前仅仅有一个宁浩,有一个陆川,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在培养青年导演方面,是最伤脑筋,也是最应该动脑筋的。

  解放周末:今年上半年陆川的《南京!南京!》和宁浩的《疯狂的赛车》,票房都过亿了。

  韩三平:但是5年以后需要五个八个陆川、五个八个宁浩,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需求,或者说,才能满足高速扩展的中国电影观众对中国电影的需求。中国电影产值做到200亿元的时候,国产片至少占110亿元,这需要多少优秀作品?一旦我们自己的电影不能填补这个市场空间,满足这个消费需求,外国电影就会乘虚而入,那么民族电影工业就要受到损害了。

  主旋律影片中为什么就不能有大牌明星,不能有市场号召力?

  解放周末:您强调了电影的产业化运作,那么该怎么看待电影的意识形态属性?

  韩三平:电影确实带有强烈的文学艺术性,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我还是那句话,我们要用商业规律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电影产业。长期以来,乃至如今仍然有两个动机在干扰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一个是过多地强调电影的教育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还有一个是过多强调它的艺术属性和审美属性,但其实电影的中坚属性还是它的大众性。

  解放周末:“三性”中,大众性应该摆在最突出的位置?

  韩三平:这个观点不是我的,恩格斯早就说过这样的意思,主题只能渗透,不能直接说出来。观众去看电影的第一个目的是什么?显然是因为听说“好看”才去看,那就是娱乐心态。有哪个年轻人去买电影票的第一瞬间是想去受教育,去受艺术熏陶?他们就是去娱乐的,去放松的,去休息的,去宣泄的。我们只能在满足了观众的第一需求之后,再渗透电影的教育性和艺术性。

  解放周末:这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韩三平:过去确实有过看电影就是为了接受教育的时期,但那是特定时期,是单一的计划经济时期,现在时代不同了,多元代替了单一,要是再按陈旧的观念去生产当今时代的中国电影,那就只会把中国电影搞死。

  解放周末:这还涉及到一个如何看待主旋律影片的问题。

  韩三平:过去传统的主旋律电影常常是概念化、公式化、简单化,敷衍了事,假大空的东西太多,也不能怪观众不爱看,而且长此以往使得人们有了一种思维定势,觉得主旋律电影不会好看。但是,主旋律影片中为什么就不能有大牌明星,不能有市场号召力呢?

  解放周末:《建国大业》就是一次尝试。

  韩三平: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依靠明星,我们也只是用了一个很简单的规律来拍《建国大业》。况且,政治电影在好莱坞也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一种类型片,《爱国者》、《与狼共舞》,人家也是对爱国主义的宣传和张扬,这跟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也有相通之处。《阿甘正传》说的是只要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勇敢地往前走,就能成功。这与我们提倡的靠勤劳致富相近似。现在我们把人家商业电影的一些手段借鉴过来,做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市场影片,就会有市场号召力。

  我们不能把中国电影院办成西方大片的放映场所,否则就是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的失职

  解放周末:目前还有一种现象,一些影评对中国电影的批评比较多,对外国电影的赞扬比较多。

  韩三平:这种现象不太正常。不应该在中国电影和外国电影中间设立两重标准。可以心平气和地来讨论和研究我们与人家的差距,但是研究差距的目的是赶上去,而不是浇灭中国电影的气场。

  解放周末:您刚才说过,要站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去思考中国电影。

  韩三平:也就是对民族文化要有一种敬意和敬畏之感。不是说不能和外国比,但是我们要两方面进行比较,我们要和外国比,也要和我们自己的昨天比,只要我们今天比昨天好,明天将会比今天好,我们就要昂扬向上。我们今天不如外国,明天要争取和他们一样甚至超过他们,有平等对话的机会。

  解放周末:而不是简单化的对抗,拒绝人家进来。

  韩三平:对抗和对话是不一样的,对话的前提是实力相当。有一点很重要,我们不能把中国电影人降格为外国电影的加工人员,不能把中国的报纸、杂志办成专门追捧外国电影的报纸、杂志,不能把中国电影院办成西方大片的放映场所,要不然我们这一代人就失职了,就对不起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对不起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的中国。

  解放周末:要有一种推动民族产业发展的使命感。

  韩三平:这种使命感不能丢!应当形成一股强大的气场,包括媒体、影评界,做大做强中国电影产业,以此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使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匹配,这是我们当前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解放周末:要完成这个任务,还有一个想象力的问题。鲁迅当年问,中国人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中国电影目前似乎也有这个问题,想象力不足。

  韩三平:其实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民族,200多年前我们就能想象出《西游记》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封神演义》这样的魔幻小说。中国人的想象力应该说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这些年受到了重大的破坏,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把人的想象力禁锢了。另外,电影人的想象力要通过工业手段和科技手段表现出来,但我们目前的工业手段和科技手段还很落后。

  解放周末:那是几十年的欠账了。

  韩三平:我们要坚信一点,工业和科技是容易赶上去的,而文化和想象力是难以追赶的。美国再厉害,也不可能把它的民族历史向前延伸两千年吧?我跟美国人讲,我们《水浒》里面108个梁山好汉都跟你们的兰博一样,一部小说可以拍108部电影,他们都惊叹不已。一旦我们的工业和科技手段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那中国的电影产业就会很了不起,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也会通过电影这个渠道更好地“走出去”。

  银幕这一条解决了,未来十年,中国电影达到300亿元产值是完全可能的

  解放周末:电影产业发展中,与观众直接相连的很重要的一头,就是影院和银幕。

  韩三平:电影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服装、饮料要摆到商店里供消费者选购,电影也要有充足的电影院供观众去欣赏。中国的电影院和实际需求还相差很多,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但银幕数量却是中国的5倍,有2万块。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划,中长期目标是在全国建3万块电影银幕,我们现在只有4000块,4000块已经创造了50多亿元的票房,如果银幕这一条解决了,做到3万块了,未来十年,中国电影达到300亿元产值是完全可能的,而且算上关联产业,很可能达到1000亿元。

  解放周末:从4000块银幕到3万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韩三平:我认为应该从四个层次来建立电影发行、放映的格局:第一个层次是主要商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成都等,大概涵盖了2亿人口,我们现在的50亿票房基本上就是在这个层次上拿回来的。第二是300多座100万人口以上的二级城市,按每个城市5块银幕算,这又能创造几十亿元到100亿元的票房。第三是2800多个县级城市,每个县建一个电影院、5块银幕,又是几十亿元票房。第四是农村,我们还有七八亿农民。国家计划每年给农民放八九百万场电影,涵盖30亿人次,基本上达到农村适龄人口每人每月看一场电影。免费放映,但这一块的广告收入是非常庞大的。

  只有将放映的渠道建立起来,电影票价才能降低,而观众群的增加会提升票房,继而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提高影片质量,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解放周末:没有充足的平台也是导致现在电影票价高的一个原因?

  韩三平:是的。你们上海目前平均五六万人拥有一块银幕,美国是每8000人一块银幕,上海已经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了,如果发展到2万人一块银幕的话,银幕总数就是现在的3倍,理论上在观影人次上升、票房增加的同时,电影票价就会降下来。否则现在就有一个困扰,大片一上映,全中国的影院都在放同一部片子。

  解放周末:但影院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完全靠个人和民营投资是很难的。

  韩三平:这其中必然要有政府投入,政府也确实在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我有一个看法,5年到8年,建立中国电影的四级发行放映渠道,使中国电影的直接票房做到300亿元到350亿元,关联收入做到1000亿元。到这个时候,中国电影产业的基础就很扎实、很牢固了。

  解放周末:所以在您看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立足国内市场。

  韩三平:对,首先是内地市场。我们的内地人口是香港地区的二三百倍,是台湾地区的六七十倍,是韩国的三四十倍,是日本的七八倍,是美国的六七倍,潜力巨大。

  解放周末:庞大的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韩三平:无论是对民营企业家,对导演、演员、摄影、化妆、服装等等,还是对所有设立电影专业的大学以及所有涉及电影报道的报刊,都是机会。所以说,做好中国电影的基础是有的,我们有巨大的市场资源,我们有丰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有丰富的时空、人物造型资源,我们还有高速发展的中国工业在背后支持,有一天,我们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侏罗纪公园》和《功夫熊猫》。

  采写/ 本报记者 高慎盈 吕林荫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