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盂鼎和大克鼎几经流转 被深埋小巷躲日军劫掠(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大盂鼎和大克鼎几经流转 被深埋小巷躲日军劫掠(3)
2010年03月09日 11:07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大克鼎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谨守护持,绝不示人”

  潘祖荫病逝于1890年年末,6年后,他的夫人也在北京去世,由于二人终生未育子嗣,潘祖荫所有的遗产就由比他小了整整40岁的弟弟潘祖年全权处理。

  当潘祖年得悉嫂子去世,从千里之外的苏州赶到北京奔丧,时间已经过了一月有余。就在这段时间,“滂喜斋”、“攀古楼”中已有大量藏品被盗。

  潘裕达说:“好婆曾听我的曾祖祖年公说起过,当时明确丢失的是几套完整宋版书的第一册。这应该是家贼所为,拿了那些书出去估价了。如果不是曾祖赶到,恐怕还要丢失更多。其余的零散藏品究竟丢了多少,更查不到了。”

  潘祖年顾不上追查被窃的藏品,匆匆处理好善后,将潘祖荫的藏品和灵柩一同装船,顺着京杭大运河运回苏州。其中就有著名的国宝大克鼎和大盂鼎。另有铜钟和铜鼓两大件,因又大又重无法搬运,只得就地送了人。不过,潘家后代分析,以潘祖年对兄长藏品的珍视,绝不会将这两件宝器轻易流转他人。送出铜钟和铜鼓,或许就是在营造一个“潘家败落,藏宝流失”的假象,让大盂鼎、大克鼎能够“暗度陈仓”。

  潘祖年之所以急于离开北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尽快将大盂鼎、大克鼎带出“虎狼之口”。当世之时,金石之学大盛,清朝官宦、文人多有青铜器收藏之癖。皇都之中,权臣贵胄众多,对大盂鼎、大克鼎垂涎已久的大有人在。比如清末重臣端方。

  端方也是清末著名的收藏、金石大家。与大克鼎一同出土的另一件重器小克鼎,当时已在端方手中。潘祖荫在世之时,端方就曾多次欲购大盂鼎为己有,无奈出价再高,潘祖荫也绝不割爱。

  潘祖年年纪轻轻,虽未为官,亦深知官场险恶。兄长离世,在北京再无庇佑,只能携带着所有藏品回乡避祸。

  潘达于曾回忆,当年各种藏品足足装了四艘船。古人形容藏书数量之巨的“汗牛充栋”,想来也就是这样的光景吧。

  潘祖荫穷尽家财收藏的大量青铜器和珍本古书,是出于一个文人对古文化的痴狂。潘裕达认为:“潘祖荫收藏青铜器的最终目的,是因为他醉心于古文字学研究,绝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的古玩收藏或是什么投资。不然,以潘家藏品的价值来说,应该是‘富甲天下’,而不是‘藏甲天下’了。”

  在潘祖年后来编著的《潘祖荫年谱》中可以看出,潘祖荫在世时,虽对自己所藏极为珍视、自豪,却从不私藏。“每得一器,与同好者切磋研究,图状释文,以传后世。”常与商榷者,有周孟伯、张之洞、王懿荣、吴大澂等,皆清朝末年有金石之癖的一代大吏。

  而潘祖年接管了这批海量的文物珍品后,深恐藏品“露富”而被贪佞图谋,定下了“谨守护持,绝不示人”的家规。

  潘祖年携宝归乡之后,起初住在祖父潘世恩留下的祖宅之中。潘世恩曾高中状元,官至清朝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身后育有四子,潘祖荫、潘祖年即三子潘曾绶之子,在潘家谱系中称“老三房”。

  潘家家族庞大,在苏州府邸甚多。钮家巷的潘世恩故居最为门庭显赫。潘祖年始终顾虑这栋大宅门庭显赫,太过惹眼,不久又搬到了南石子街,“老二房”一座空闲的宅院之中。自此,潘祖年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终日与满屋的青铜器为伴,藏身古籍故纸堆。

  潘祖年对“谨守护持,绝不示人”的家规把持极严,甚至到了疑神疑鬼的地步。世人皆传“潘家有宝”,却无人能一睹真容。潘祖荫的故交王懿荣、吴大澂等人,对潘家藏品其实非常熟悉。但是到了潘祖年这里,哪怕仅仅是借金文拓本一阅,也不能如愿。

  吴大澂之孙吴湖帆,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画大家和收藏家,娶潘祖年之女潘静淑为妻。据说,有一次吴湖帆到丈人家中的储藏室外,向着门缝里张望了一下,事后潘祖年就吩咐人用纸把门缝窗缝统统糊上。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