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莫让大学自主招生也成“拼爹游戏”

2010年12月13日 21:0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学自主招生在我看来意义有二:一是让少数名牌大学预先圈定了一批优质生源,一是让少数成绩优秀的考生多了一次冲击名校的机会。除此之外,再让我总结出它的好处,恕我直言:实在很难。说到底,时下的高校自主招生不过是名校的盛宴、尖子生的游戏,而更多的非重点大学、绝大多数普通学生只能作壁上观,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指望在这样一个完全被“教育贵族”垄断的舞台上唱响高考招生改革的华章,我以为实在是一种奢望。何况现在还有将自主招生发展成一种“拼爹的游戏”的趋势,这更让人对其发展不敢乐观。

  今年有几个朋友家的孩子准备参加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出于关心,我向他们打听了报考方面的一些情况。闲谈之中让人大为惊诧:在这些家长看来,自主招生最难过的不是大学审核关、文化考试关、教授面试关而是从高中领导、班主任那儿获取报考指标这一关。

  现在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指标按教育部规定一般不超过其总招生数的5%,所以有资格参加考试的考生也就只能是一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那些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一般都会将自主招生的指标发放到一些重点中学,而这些指标几乎全由中学领导层所掌控,学生甚至连普通教师对哪些高校发放了多少指标都毫不知情。由于操作时无法可依,又缺少监督,在分配这些指标时就难免被权力、金钱、亲情等因素所牵制。那些顶尖高校的自主招生指标的处理还比较客观,比如北大清华这类高校的自主招生名额,校长为了学校的声誉和他们的政绩考虑,一般不会做太大的手脚,大多会发放给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后面那些准一流高校的招生名额,很多都被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甚至班主任给瓜分了,其最终去向一般都是那些在当地有权、有钱、有势力或与中学领导沾亲带故的那些家庭的考生手中。

  中学这样处置自主招生指标也有其理由:学校需要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帮扶,这自主招生指标能不优先考虑当地领导?学校需要资金,需要多方赞助,这自主招生指标能不满足一下那些财团老总们的需求?学校需要提高质量,要调动干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这自主招生指标能不向内部员工倾斜?可这么一优先、一满足、一倾斜,多少优秀考生失去了自主招生的机会,多少实力欠缺者成了“矮子里的将军”,这使得不少大学的自主招生生源质量远差于裸考录取的生源质量。更重要的是,这被教育部视为高考招生改革的“试验田”、被广大百姓寄予厚望的自主招生竟然被某些人演绎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拼爹的游戏”!

  要想将大学自主招生引入正途,我以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自主招生工作的透明度,一切公开化。各高校必须公示自主招生指标的发放数额及去向,各中学公开自主招生指标的处理结果,并在媒体公示,接受质询。二是强化监督。大学向各中学发放自主招生名额要上报教育部,并说明原因;中学在在处置这些指标时要接受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和学生的监督。三是逐步减少中学推荐指标,增加学生自荐名额,鼓励考生个人自由报考,向相关学校递交材料,是否参加笔试由高校审核决定。在这方面清华大学今年开了个好头。他们今年有意识地缩减了下发给重点中学的学校推荐名额,增加了学生(特别是非重点中学学生)的自荐名额,并对教育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采取不同的考试模式。这应该说是一件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举措,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值得每一所大学仿效。

  自主招生政策在我国已施行多年,但似乎一直处于一种“试行”状态,远不能说已经走上了正轨,甚至在一些高校、一些地区、一些中学出现了变味。其后果便是影响了人才的选拔,影响了教育公平,影响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前不久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作为“业内人士”对自主招生提出的批评已在教育界引起广泛的热议,如果我们的大学校长们再能到下面的中学走一走,看一看中学对大学自主招生的种种应对之策,诚不知他们又该作何感想?(关欣欣)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