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吉林大学教授:学术批评不能搞“棒杀”和“抹杀”

2010年12月14日 13:07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社会责任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它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共同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说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如果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那就是要以理论的方式面向现实。因此,我选取了“现实问题的理论自觉”这样一个题目和大家进行交流,主要是谈三个问题:一是面向实践的理论研究,二是面向世界的中国问题,三是面向学者的学风建设。

  面向实践的理论研究。我觉得,能够达到对于理论本身的自觉,特别是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去理解理论,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什么是理论?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界说它,然而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理论就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种概念系统。人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都与人们自己所占有的理论密不可分。理论包括三重内涵:第一,理论是世界图景,也就是以概念体系的形式规范人们对世界的理解;第二,理论是思维方式,也就是以概念框架规范人们如何理解和描述世界;第三,理论是价值规范,也就是以积淀人类文明的价值观念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理论之所以能够起到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作用,是因为理论具有向上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逻辑的系统性和思想的开放性。正因为理论具有这样丰厚的内涵和特性,所以理论自身具有解释功能、规范功能、批判功能和引导功能,说到底就是规范人们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功能。承担这种社会功能,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

  面向世界的中国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说,在“我们的时代”,“历史”已经成为“世界历史”,“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因此,中国问题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当代中国所面对的世界性问题,以及当代中国以何种方式去解决世界性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邓小平所说的“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视野去思考中国问题,而不是把当代中国所面对的世界性问题仅仅理解为是中国的问题。当代中国所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依据马克思的思想,我们就是要解决“用什么生产”的问题,解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问题,解决“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问题,解决用理论“掌握群众”的问题,也就是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问题。

  面向学者的学风建设。学者是学术的人格化,是人格化的学术。学风建设,说到底是学者对自己的建设。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不搞科研,就不是一个好教师”。这应当是大学所有教师深长思之的问题。如果一个大学老师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成果,没有自己的学术研究的与时俱进,究竟对学生讲什么呢?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讲理”,而“讲理”的前提是“有理”。所以大学教师不仅仅要上课,而且要以科研为基础。钱学森先生说,从事科学研究应当是“姓钱不爱钱”、“离经不叛道”。前一句话讲的是为人的境界,后一句话讲的是为学的境界,合起来就是中国人讲的“为人为学”的境界。从“离经不叛道”的为学境界说,“离经”就是不人云亦云,不照本宣科,不寻章摘句,不唯上唯书,不搞教条主义。所谓的“不叛道”,就是不背离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不背离面向现实的理论旨趣,不背离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不背离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为此,我们需要开展真正的、普遍的学术批评,不能以“捧杀”、“棒杀”和“抹杀”的方式阻滞学术的繁荣发展。我们要面向现实进行理论研究,面向世界回答中国问题,就需要我们面向学者去强化学风建设,这样我们才能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承担起我们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吉林大学教授 孙正聿)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