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存量房升至10万套以上 京城年底楼市"降"字当头

2010年11月04日 09:46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二次调控满月,楼市调整态势明显,开发商拿地、推盘热情持续下滑,而购房者持币待购的观望情绪越发明显,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持续萎靡,致使10月京城楼市的成交量环比下跌近四成。然而政策的调控对房价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开盘价格和成交价格均出现了小幅上涨。

  但是,纵观后市,业内不少人士分析,随着二次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加之北京市将要实施的预售款监管政策,开发商年底前将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压力,因此开发商主动降价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调控令开发商意愿低迷

  拿地推盘热情急剧下降

  继4月和9月的两次调控之后,开发商的经营意愿降至冰点。

  在土地市场上,10月出现了住宅用地零成交的冷淡局面,客观上是由于住宅用地供应空档期,另一方面是开发商对于后市的不乐观。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京城仅有8宗土地成交,其中7宗土地为工业用地,1宗为商服用地,而住宅用地则出现了空缺,凸显了10月土地市场的冷清局面。这也是继4月首轮调控当月,北京没有住宅用地成交后,10月再次出现了“零成交”的局面。住宅用地的成交萎靡并非受制于供给不足,相反,近期住宅用地仍在稳步供应。

  数据显示,目前正在交易的有33宗经营性用地,而年内还有50宗地块、792公顷的经营性用地即将入市,显示出当期和后期土地供应的充裕。但是,土地集中在年末供应很难如期交易,统计显示,1-10月,北京累计成交的经营性用地仅为984.8公顷,而11、12两个月上市的土地面积高达1120公顷,目前正值“二轮调控”的消化期,开发商拿地意愿降至冰点,今年将无法完成计划供应的2800公顷经营性用地。

  据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0中国房地产调控情况调查》表明,通过10月末对50余家品牌开发商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随着宏观调控的层层深入,开发商拿地变得越发谨慎。调查显示,仅有4%的企业对拿地仍抱有很大的兴趣,而这一数字在5个月前高达12%,“有合适的土地才出手”的比例也由5个月前的60%大幅上升至74%,反映出开发企业的预期已有所调整,更多趋于理性和谨慎。

  低迷的情绪还表现在推盘的意愿上,今年10月,北京推盘数量出现了一半的下调。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月,共有20个项目开盘入市,其中,首次开盘的纯新盘项目为8个,占总开盘项目的比重达到了40%。从纯新盘的物业类型来看,共有3个项目是商住类型,分别为铂晶豪庭、北方中惠国际中心、华亨国际,还有两个开盘项目是花园洋房、别墅等低密度类型,分别是悦廷和御汤山,这5个项目占据了新盘数量的62.5%。

  对此,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纯新盘入市比重增加,而且多为商住、低密度类型,这充分说明了开发商应对市场变化的有力举措。虽然近期政策调控日渐严厉,但由于商住项目并不受信贷政策的约束,因此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推出,而低密度产品,购买客户的消费能力较强,受信贷政策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可见,目前开盘项目更加注重避开政策锋芒,实施差异化推盘。

  数据显示,10月开盘的20个项目,共推出了商品住宅5174套,供应面积为54.4万平方米,环比9月份,开盘个数减少了14个,供应套数下降了49%,供应面积下降了47.8%。随着政策调控的不断发力,市场层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低端客户受信贷政策影响较大,抑制了购买力,而一部分高端客户,也由于政策调控改变了预期,出现了一定的观望,这些均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交易,也影响到了开发商的推盘步骤,导致了10月新增供应量的明显下降。

  购房者持币待购

  存量房重上10万套

  二次调控后,无论是市场的投机、投资购房,还是改善性、自住型购房全出现急剧的萎靡。

  楼市连续4个月的成交上涨走势止步于10月,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京城共成交期房商品住宅6894套,成交面积78.6万平方米,环比9月,期房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下降了36.1%,成交面积下降了31.2%。

  曾经风靡市场的五环附近,单价在2万元以内的“高性价比”项目,也没能逃脱二次调控的影响。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