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房市生病百姓吃药 调控房价怎能拿消费者开刀?
2007年02月07日 15:05 来源:现代快报


    图为湖北宜昌正在建设中的商品住房。据悉,中国建设部近期将会同全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各地落实住房建设规划尤其是廉租住房开工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对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结构性矛盾突出、拆迁问题较多及未把新建住房套型结构比例分解到区域,未落实到具体地块、项目的城市,要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日前,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浩坤透露,广东将对拥有多套房的人开征土地使用费。地产专家认为,与其这样不停地抑制消费,不如增加土地供应量,同时增加中小户型的比例。(2月6日《信息时报》)

  广东拟对拥有多套房的人开征土地使用费,其目的想必是为了遏制炒楼,进而控制房价。我相信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从这一政策的走向来看,却明显判断失误,因而是开错了药方。

  显然,这一政策的内在逻辑是——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不少人有了多套住房,是他们的“多吃多占”,囤积居奇,才导致了房子的供不应求。事实是这样的吗?别的城市我不知道,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存在大量的空置房,却是不争的事实。很难设想,向拥有多套住房的人征收了土地使用费,房价就会立竿见影地降下来。即便是他们把多余的房子卖了,房价就能得到控制?这绝无可能。这样做的惟一结果,是地方政府从中再得好处。

  众所周知,房地产的收费项目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闲置费、土地增值税,现在又来了个土地使用费。而这笔费用,开发商在拿到土地证之前,就已经一次性交纳。这笔费用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可是,现在政府要再向买家收取一次,这不是重复收费吗?政策的制定,总要有一定的法律依据,不能想怎样就怎样。如果这种做法成立,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开征别的什么税费呢。

  究竟什么才是房价高企的罪魁祸首?许多城市都把房地产作为支柱性产业,在经营城市的幌子下,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勾结,成为房价高企的助推器,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当初,“国八条”、“国六条”曾被当作控制房价的猛药,矛头直指地方政府和地产开发商,然而效果似乎并不明显。现在,广东却“抓小放大”,从抑制消费入手,把矛头对准了老百姓,这种做法,有欺软怕硬之嫌,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对于控制房价而言,显然是开错了药方。更糟糕的是,还给了人们这样的不良印象——一些地方政府出台调控政策是为了从房地产市场中多捞点好处,而不是真的想让房价降下去。类似的政策如果一再出台,对政府形象的损害可想而知。

  我认为,老百姓之所以买不起房子,是因为房价的增长超出了百姓收入的承受范围。要解决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问题,惟一的办法,是政府要舍得拿出土地,鼓励开发商多开发中小户型住房或廉租房。直接一点说,是政府舍得从“经营城市”“高价卖地”的巨大收益中退出身来。(海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