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成功破解中国世纪难题
2007年02月19日 16:15 来源:综编


资料图:1992年3月,邓小平南巡。 中新社发 唐军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科学发展观"标志中国彻底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

  邓小平发展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全面发展”

  中新网2月19日电 在邓小平逝世10周年之际,《解放日报》今天刊载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及其继承者,正是将“发展”作为其理论和思想的主题与核心,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成功地破解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世纪难题。

  方松华执笔的这篇文章说,当共和国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摆脱出来以后,“中国向何处去”这个近代百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世纪难题,又一次展现在国人面前。邓小平以政治家的眼光和哲人的睿智,敏锐地意识到“发展”这个中国在20世纪末期面临的世纪性机遇。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文章说,邓小平的全球视野,首先是着眼于解决当下的中国问题。他多次强调,“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由此,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发展动力、发展机遇以及全面发展等思想 。文章指出,这些关于当代中国发展之道的精辟论断,为中国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引领着中国经济20余年惊人的高速增长,而亿万民众所焕发出来的创造伟力、人们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变迁,都印证了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是硬道理。”

  文章进而指出,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未来之路将从此一帆风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中国在经济起飞的同时,面临的是全球化的挑战,各阶层利益与价值的分化,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日益不平衡,以及社会资源与财富分配的矛盾、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冲突等世纪难题。

  邓小平逝世以后,正是在中国发展步入极为关键的历史性时刻,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都着力于继承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则进一步提出了统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精神,作为党在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它既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吸取了当代世界的先进文化与历史经验;它既着力回应了当代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又清晰地指明了未来中国的历史走向。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