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两会风向标:新农村建设中七大社会热点问题待解(2)
2007年03月01日 15:42 来源:综编


    资料图:2006年12月5日,河南周口市团市委组织青年志原者深入商水县农村开展免费义诊和帮助农民修理电器等活动。来自医院的青年志原者们为农村留守妇女们体检,并送去了近千元的药品。 中新社发 杨正华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五、警惕“文化垃圾”转移农村

  报道说,必须肯定,当前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现状与农民的精神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有农村读者来信说,现在影视节目离农民越来越远,充斥荧屏的不是砍砍杀杀,就是丰乳肥臀,哪能见着几个农民形象?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载体和内容搞不起来,农村文化生活苍白。一些头脑精明、善于经营的文化个体户,便打着“文化下乡”的幌子,把书刊垃圾、音像垃圾、演出垃圾等“文化垃圾”大举向农村转移输送,“脱衣舞”等低俗演出也下乡了,在谋取不义之财的同时,严重败坏了淳厚的乡风。

  2007年2月8日,湖南省湘阴县农村一位老读者打电话急切诉说:“我们这里现在赌博成风。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子,纷纷参赌,玩纸牌的,打麻将的,买地下六合彩的,到处都是人在赌。政府根本没有人管!”

  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老人问题

  报道说,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打工经济蓬勃发展,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大量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问题演变成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河南省西峡县读者来信反映,由于缺少必要的监护,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有效保护和教育,学习、生活遇到问题无人解决,处于放任状态的不少。尤其是农村女孩很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

  同时,农村留守老人也陷入艰难的生活困境。在湖南省邵阳县黄荆乡,有的老人托管了3个孩子,拄着拐棍肩背幼童还得下地干活。有的老人体弱多病,走路连腰都直不起来,却还要带着4个“留守孩”。有的老人好几年手不好使,却一直为几对夫妇带养着6个孩子。

  七、期待完善“新农合”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农民受益不少。但报道说,在“新农合”推进过程中,农民对一些新问题反映强烈,盼望国家制订出有力的、切实有效的、合情合理的监管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向前发展,让它真正造福农村。

  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不少农民对“新农合”有抵触情绪,不想参与。山东省邹城市读者反映,其所在村把粮食直补款强行顶抵“新农合”医疗款,引发群众抵制。甘肃读者反映:“一些基层政府把‘参合’任务级级相压,干部只得挨家挨户收取‘参合’款项,结果搞得干部挠头,群众义愤。”

  一些农民患者说:药店只售两三元的药,到了合作医院就是10元左右。患者看病花费多,报销少,“参合”反而吃亏,怎么会有积极性呢?有读者反映,农民看一次大病(小病一般也不看)动辄几千上万元,但最后到手的医疗补助只有两三百元。(郭鸿印、叶含勇)

[上一页]  [1]  [2]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