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媒体分析:郑筱萸伏法能否打破贪官“免死定律”
2007年07月12日 05: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7月10日上午在北京被执行死刑。图为今年5月2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法庭一审判决郑筱萸死刑时的电视画面截图。 中新社发 张炜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10日上午在北京被执行死刑。(《检察日报》7月11日)

  在郑筱萸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时,有多名法学专家都曾认为,该案二审改判可能性很小,或可打破省部级贪官认罪从宽惯例。因此,郑筱萸10日终被处决,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多贪官涉案数额动辄高达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情节又特别恶劣,却总能逃脱一死。法院对省部级高官腐败案件的判决,似乎正逐渐形成了轻处罚的模式,“坦白、认罪、退赃”即可免死。一些“按律当斩”的贪官,都依这样的惯例给“放生”了。

  事实上,贪官的“坦白、认罪”也好,积极“退赃”也罢,本身就有大可怀疑之处。比如,很多“主动坦白”的贪官,他们却往往拥有“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这些财产显然是他们通过见不得人的手段,贪污受贿得来的,如果真的是“坦白”的话,就应该把家里的财产是怎么搜刮来的也说个明白。坐拥“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仍被视为“坦白交待”,当真是匪夷所思了。再如,贪官们案发后赃款赃物,往往都是“全部退清”,难道他们真的像守财奴葛朗台那样,守着赃款舍不得花,专等司法机关来“全部追缴”吗?在马德、韩桂芝、田凤山的腐败串案中,就曾出现过这么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数学问题”:马德受贿的赃款据说“全部退清”了,但当年曾经不主张任用马德的韩桂芝,一把收下了马德所送的80万元;田凤山共收受贿赂17笔,其中也包括马德的贿赂10万元——既然马德“卖官”所得已如数退赃,那他用于“买官”的至少90万元“赤字”,又是从何而来?

  而且,根据法律规定,所谓的“坦白、认罪、退赃”,在量刑时只是酌定情节而不是法定情节,审判机关不能以此为由对贪官“法外开恩”。我们再分析一下郑筱萸上诉请求北京市高院“免其一死”的三条理由:其一是自己在中纪委“双规”期间,主动坦白交代了有关部门还没有掌握的300多万元受贿款,符合“坦白从宽”政策;其二是认罪态度好,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案件进行调查,属于“认罪服法”;其三是赃款、赃物已全部退缴——这恐怕一条都站不住脚!

  正如一位反腐败专家此前所分析的,倘若郑筱萸真的成为“坦白也不能从宽处理”的“第一个”省部级腐败官员,无疑体现了审判机关的“勇气和智慧”。郑筱萸受贿和渎职的危害后果极其严重,对郑筱萸案的判决,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正义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分子的坚强决心。希望郑筱萸案的判决,对其他腐败案件的审理能起到示范作用。(王威 )

 
编辑:张明】
:::相 关 报 道:::
·郑筱萸之死与国计民生
·郑筱萸为何被判处死刑? 中国刑法学界专家解读
·郑筱萸案剖析:玩忽职守 "权力家庭"受贿649万
·人民日报:郑筱萸伏法法有明文刑当其罪罚合其责
·食品药监局官员:郑筱萸等案件"确实让我们蒙羞"
·郑筱萸死刑的过度联想
·原国家药监局长郑筱萸获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郑筱萸腐败路线图:背着"人情债"起家 "结团"寻租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