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回应躲猫猫事件疑问:调查团成员并非是"托"(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官员回应躲猫猫事件疑问:调查团成员并非是"托"(3)
2009年02月23日 09:15 来源:云南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调查报告没有结论是最大争议”

  伍皓:(对风之末端说)如果我要审查调查报告,我是不会让你们这么写的,至少要出一个结论。你们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就是因为没有作出结论,记流水账。你的结论可能跟警方的结论一致或不一致,但毕竟是你们的意见。

  包括你们最后的结语——感谢省委宣传部。如果是我要审查,这也是过不了关的。不是你们感谢,而是我要感谢你们。虽然现在网上对他们的身份提出质疑,但网民让我非常感动。我们不是希望通过他们的口来说什么,真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想打开一扇窗。我也知道,这些网友也面临着风险,又苦又累,调查出什么结论都是有风险的,有可能还会被其他网友谩骂和攻击,参与调查的人面临很大的压力。

  风之末端:这几天还对我们搞了一些人肉搜索,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网上对我们报告本身质疑的人不多,网友们也没说报告是“五毛报告”。是不是“五毛”(泛指在网络上掩盖真相、歌功颂德的人——编者注)是根据你在网上一贯的表现来判断,我们从开始上网的文章都在网上,大家可以自己去判断。

  “要尊重和敬畏网络舆论”

  春城晚报:这个事件的核心是“躲猫猫”和“瞎子摸鱼”的概念区别吗?

  伍皓:“瞎子摸鱼”是在晋宁当地的说法。我也了解了这个过程,云南信息报的记者下去采访的时候,公安介绍时说是“瞎子摸鱼”,云南信息报记者写稿的时候就换成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躲猫猫”,但两者都是捉迷藏。当时公安也来找我,说报道有出入。我说这个不是问题的核心。即使你换成“瞎子摸鱼”,大家仍然对游戏致人死亡这个结论有怀疑。

  春城晚报:有网友想知道你对云南的网民如何评价?

  伍皓:对网络舆论第一我觉得一定要尊重,不能因为网友的言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就以为不值得尊重。网友们的评论可能只是三言两语,但发表言论的时候是经过思维的。

  第二要敬畏。网络是虚拟的,但在虚拟的网络背后是一个个具体实在的人。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敬畏网上舆论也是对民众意见的敬畏,要常怀敬畏之心。

  第三,我们对网民的言论要善用。真正把他们的言论当成改进工作的一个推动力,正因为虚拟性,我们可以获取到在现实生活中听不到的真实、贴近的呼声,包括质疑。

  我认真看了所有网友的质疑,到今天凌晨3点。这些质疑给我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包括我当初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还让媒体代表多一点,我认为媒体更有公信力,而网上的质疑恰恰是媒体代表太多。

  “既然窗户打开了就不要再关上”

  春城晚报:网友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经过这次实践,省委宣传部觉得这类活动是否可行?

  伍皓:通常宣传部门处理类似事件有很多常规做法,第一就是拖。有些人会这么认为:网友的言论可以置之不理,热闹几天就烟消云散了,碰到新的兴奋点,网络舆论热点就会转移;第二,宣传部门有一定的指挥媒体权,可以让所有媒体都失声;第三,可以把网上不利、负面的言论见一条,删一条;第四,这是司法案件,我们完全可以等司法部门侦办案件完毕,再向媒体和公众通报。但按照法律程序走下来,把案子办完时间较长,无法及时满足公众对知情的渴求。

  有网友认为我们宣传部门有所越位。政法部门依法办案是他们的权利,但表达权和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宣传部门对此可以有所作为。我们将坚定不移按照这个方向往前走。不仅是案件,比如重大矿难、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我们都可以用类似的形式让网友参与进来,让社会公众有更多机会接近事件的核心现场。既然这个窗户打开了,就不要再关上。

  这次的举措,领导和上级没有给我任何压力,但质疑反而来自网友,指责我们作秀,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我昨天接受央视和新华网采访时就提到要争取让这个做法常态化。

  这是一个尝试,但效果和公共满意度需要认真地考虑和总结。

  “再藏猫猫就会经受更大舆论压力”

  蒋月蓉:我觉得这件事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最好的是大家都没有置身事外。至于网友有质疑,是正常的,因为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有不同意见。

  对整个事件而言,这个事是好的,引发了人们很多的思考。以后可能会推广或者是做一些别的工作。我觉得这对我们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一个值得参考的例子。

  春城晚报:谁说没有用呢?这次行动也许会给相关部门提个醒。

  伍皓:我们以前在参与权方面做得比较少,现在是从这里迈出一步,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就自然行使了监督权。虽然他们的调查报告网友并不满意,但参与的目的是达到了。有了我们的参与,有关部门就不会“拖”这个案子,也会更加公开透明和公正执法。如果他们再藏猫猫就会经受更大的舆论压力。我们很好实现了舆论监督,相信正式的司法调查结论会很快跟公众见面。

  蒋月蓉:我觉得这对各种职能部门都会有一个警示。比如我看到外省有的地方上班第一天,就让80多个市民去监督公务员是否按时上班,公众的监督也是有效的。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