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车改调查:辽阳“天价车补”一年急刹车(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各地车改调查:辽阳“天价车补”一年急刹车(2)
2009年08月19日 08:3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辽阳】 “天价车补”一年急刹车

  8月10日,辽阳弓长岭区的车改补贴停发已一个月了。区车改办主任刘琦仍在感叹,“这是个突发事件”。

  7月2日,弓长岭还不是主角。当时的主角,是弓长岭的兄弟区宏伟区。

  当日,一个名为《史上最牛的车改方案》的图文帖,热传各大论坛,帖中爆出宏伟区车改后“书记、区长每年车补7.6万元”。

  在舆论的压力下,宏伟区的常务副区长宿奎勋道出另一“猛料”:“我们是参照弓长岭区的车补标准,他们的区长补贴是8万元。”

  舆论的主角,迅速转化为弓长岭区。弓长岭的车补标准,也随即被公开。

  7月25日,辽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通告,里面只有一句话:鉴于辽阳市宏伟区、弓长岭区公车改革一事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市政府已于7月6日通知上述两区,停止车改补贴发放。

  波澜不惊的一年

  去年4月8日,弓长岭区启动公车改革,除必须保留的执法车、作业车等,公车彻底取消

  事实上,弓长岭车改已经进行一年多了,此前一直平静无事。

  去年4月8日,弓长岭区正式启动了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

  凡是区直机关、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公车和领导干部,都在改革范围之内。除必须保留的执法车、作业车等,公车彻底取消。

  在该区的车改补贴方案中,区委、区政府正职8万元/年,区人大、政协正职6.5万元/年,区人大、政协副职4.5万元/年,享受副县级待遇的领导、区长助理4万元/年。

  正科级分为四类:2.6万元/年,2万元/年,1.5万元/年,1万元/年;副科级分两类:6000元/年,5000元/年。机关里普通公务员的差旅费补贴标准,从原来每年每人1100元提高到1600元。

  根据去年10月31日的一份《弓长岭区深化公务用车改革情况介绍》显示,车改后,“区领导干部从容地开着私家车或打车上下班,过去机关门前停放豪华汽车的壮观场面消失”。

  被“忽略”了的8万

  弓长岭车改进行一年多,在公开的报道中,没有提及区委书记和区长等处级官员的车补数据

  弓长岭车改一度被诸多媒体报道,不过,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不管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没有提及弓长岭区委书记和区长等处级官员的车补数据。

  最早的报道,应该是2008年4月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郝玉良在区电视台的讲话。

  他讲话中强调了车改后该区公车减少97台,节省费用456万元。

  “这笔钱用于改善民生,平均每个市民可以获益47元。”郝玉良算了一笔账。

  他的整个讲话中,没有提及官员们得到的车改补贴金额。

  2008年10月30日,弓长岭车改半年,邀请了中央、省、市媒体召开“车改新闻见面会”。

  耐人寻味的是,此次新闻见面会的报道中,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没有提及处级官员们的车补具体标准。

  11月28日,《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详细介绍了科级补助分四档。

  说起处级官员的车补,该报只是介绍,“县级也根据工作量大小分了五类”,没有提及具体标准。

  2009年6月,弓长岭车改过了一周年,辽宁再次有媒体刊发报道,仍没有提及处级官员的车补标准。

  “区委书记一年补8万”这个后来惊动全国的新闻点,就这样被“忽略”了一年多。

  究竟是弓长岭不让报道这一数据,还是媒体没发现呢?

  8月16日,弓长岭区委宣传部一位官员称,数据都告诉了媒体,是媒体没有报道。

  而7月份,新华社报道称,“这个曾在全国性会议上介绍过车改经验的区,在经验材料中,并没有提及车补标准”。

  在弓长岭区《车改工作责任分解》一文中,宣传部的责任是,“车改会宣传,起草新闻通稿”,该文强调对媒体“不给方案”。

  8万到底高不高

  区车改办主任称,8万甚至不够用;而区长曾在内部动员大会上称,“交通费标准非常优惠”

  7月上旬,弓长岭车补标准被公开后,对“8万天价车补”的质疑开始不断。

  车补的标准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相关资料显示,弓长岭车改按照“交通费包干”的原则:交回公车,领取公务交通费包干。

  其中有一个标准测算公式:前3年单车加权平均费用×控制系数×公车使用系数。

  其实,就是对公务使用率、油价上涨因素、个人对公车使用强度、单位级格、职能、人数、领导职数、配车标准等要素,综合考虑而得出的结果。总的来说,是以工作量核定交通费包干。

  在弓长岭区车改办主任刘琦看来,8万元对于区委书记来说并不高,甚至不够用。

  该区区委一位官员介绍,车改前,区委书记吕有宏的座驾是公家的一辆丰田4700。车改后,月薪4000元左右的吕有宏,贷款买了一辆奥迪A6,并雇请了一名司机。

  弓长岭车改办向媒体提供了吕有宏2008年车辆费用的明细表。

  行驶里程:40000公里;加油费:28925元;维修费:16700元;司机工资:12000元;保险费:10858.26元;过路费:3278元;车库:5000元;杂支:9655元;合计费用是86416.26元。

  “8万对于书记,肯定是不够用的。”刘琦说,2008年吕有宏用自己的车自己还贴了6000多元。

  按照明细表分析一下,吕有宏平均每天车程近110公里,需加油费80元左右。

  至于吕有宏2008年车辆的费用,有多少是为了公务而用,刘琦没有介绍。

  他的看法是,以前区委书记和区长用公车,一年的消费在14万元以上,还不包含司机的工资等,现在给他们发8万元,全部包含了,节省了一半的支出。

  不过,执行的车补标准高不高,弓长岭的官员们对内有另外一个说法。

  “我们现在定的交通费标准是非常优惠的,不敢说是全国之最,也是全省最优,没有不够用的。”2008年4月8日,弓长岭区区长吴雪冰曾在车改动员大会上称。

  会上,区委书记吕有宏还表态:如果以后上级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我们就按上级政策执行,如果上级政策没有我们的优惠,我们仍按原定政策执行。

  部分官员为车改叫屈

  车改被叫停后,有官员认为,弓长岭在某种程度上是公车改革的牺牲品

  车改前,弓长岭区被形容成“公车费用膨胀,财政不堪重负”。

  区委书记吕有宏曾说:“负责任地讲,我们有些部门的公车多为私用,工作用车连一半都占不上。”

  车改前的2007年,弓长岭编制内的公车有177辆,燃修费支出上千万元,剔除司机工资,单车平均费用达到6万元。全区预算单位交通费支出高达1004万元,交通费支出占部门办公费用的六成。

  “单车费用的增速,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速,经济增长的成果有相当一部分被公车消化掉。”弓长岭2008年7月20日的车改总结里提到,2007年部分区直部门账外拖欠的修车款在200万元以上。

  弓长岭车改办提供的数据则称,车改当年直接节支335万元,5年综合效益可达2500万元,平均年节支500万元。

  车改被叫停后,弓长岭区的官员们不断向媒体叫屈。

  该区一名官员曾对媒体诉苦称,弓长岭在某种程度上是公车改革的牺牲品。

  部分人对车改“怀疑”

  一位退休官员认为,车改后,过去坐不到车的官员都获得了车补,车改是给更多官员谋利益

  而在另一个利益群里看来,弓长岭的车改,是官员利益的重新分配。

  8月11日,弓长岭一名要求匿名的退休官员称,所谓的车改,就是给更多官员谋利益。

  “过去很多干部没有车坐,也没发交通补助,工作也是在做。”该退休官员的看法是,车改后,过去坐不到车的官员都获得了车补,明显是增加了利益。

  一名曾在弓长岭区委开车的司机认为,车改后交通支出在一些部门只增不减,以前纪委有两辆车,一辆车费用在4万元左右,“车改后,纪委副科级以上干部七八个,算起来每年发给他们的车补,肯定会超过过去养车的费用。”

  他觉得,大多数官员获得了实际利益,这是他们支持车改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弓长岭区政府的表述中,也承认了更多官员获得了实际利益。

  “改革前只有105名领导干部享受公车待遇,改革后机关干部全部受益,直接受益人1207人。”2008年7月20日,弓长岭总结车改经验时称,事后调查车改满意率达到95%以上。

  车改中的民意

  车改前后举行多次会议和调研,没有一个面向老百姓。一名官员坦承,没有过多考虑民众的接受能力

  在弓长岭提供的所有材料中,没有普通市民对车改的态度。

  8月10日,弓长岭车改办提供的“车改大事记”显示,车改前后共召开各类大小会议40余次,各种调度会、研讨会22次,车改方案论证会也开了2次,区人大专题调研车改一次,还召开了2次司机大会。

  该区区委副书记穆伟成认为,车改相当民主、公开。

  但这些会议和调研,没有一个是面向老百姓的。

  “你改革前改革后用的都是老百姓纳税人的钱,为什么单单没有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呢?”上述退休官员对此表示不解。

  弓长岭区一名主要官员则坦承,此次车改没有过多考虑民众的接受能力。

  8月10日,刘琦称,辽宁省相关部门的意见还没下来,弓长岭车改何去何从仍是未知数。

  【车改模式】

  根据公车配备的实际情况,确定3种改革形式,把所有公车都纳入改革范围:

  一是交回公车,领取公务交通费包干。这是改革的主要形式,适用于机关一般性办公车辆,主要是单位交回公车,享受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公务交通费包干,按月发放。

  二是保留公车、财政定额管理。对必须保留的规范化性执法车、专业作业车、财政负担费用的市直部门车辆,重新核定编制,规范定额,封顶包死,超支不补。

  三是推进专业作业车等特殊用车改革。包括科级单位使用的水车、铲车、除雪车等专业作业车等,下一步要逐步推向社会,实行社会化、市场化使用。

  【目前情况】

  7月6日,由于“8万天价车补”引起网民广泛关注,辽阳市政府通知弓长岭区停止车改补贴发放。

  □本报记者 褚朝新 辽宁报道 专题统筹 宋喜燕

【编辑:朱鹏英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