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百年“叮当”:香港人对有轨电车的独特情愫

2004年10月27日 14:09

  叮当,叮当,有轨电车清脆的铃响划破黎明前的夜空,宣告香港新一天的诞生。

  叮当,叮当,亲爱的读者朋友,你可知道,有轨电车那清脆的铃声已经响了一百年。百年,整整一个世纪啊,天天如此,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叮当,叮当,几代香港人都以这美妙的铃声代称有轨电车,既形象又亲昵;百年叮当,这其中的情愫,非未与她亲密接触者所能理解。

  香港电车轨道建成于一九○四年,同年,香港岛电车投入服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轨电车之一。100年过去了,世间万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香港岛由偏僻的小渔村发展为摩天大厦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唯独港岛横贯东西的这13公里电车轨道没有变,来回穿梭的电车则是香港百年发展史的最好见证者。

  在港岛行走的电车,营运着6条部分重叠的行车路线,包括由港岛北岸最东头的筲箕湾到最西头的坚尼地城之间的双程路轨和环绕跑马地长约三公里的单程路轨。如今共有160多辆电车在运营,其中包括2辆开顶式古典电车(专供游客和私人租用)。这支车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全由双层电车组成的车队。在这支车队的驾驶员行列中,五尺男儿固然是多数,也有不少英姿飒爽的娘子军。有道巾帼不让须眉,那一个个神采奕奕、全神贯注的女司机驾驶着载满乘客的电车,在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中穿梭于繁华的大街上,构成了现代化都市的一道独特而又靓丽的风景线。

  在现代化的当今社会,古老、笨重而又行走缓缦的叮当似乎显得有点土气,与各种豪华的大巴中巴小巴相比,与风驰电掣般快速行驶的地铁相比,它确实显得落伍了点。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是,香港社会包容它,普罗市民喜欢它。在百年漫长的岁月中,叮当的命运曾面临过许多次考验,有人不时以速度慢、占道、噪音大等为由,想让叮当尽早驶进历史博物馆。然而,这种主张遭到社会舆论的普遍反对。在对叮当大加赞赏的街谈巷议声中,叮当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倔强地一路生存下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市民喜爱叮当,首先在于它能给出行者带来极大方便。由于叮当的线路经过的都是最繁华的大街,市民无论购物还是办事,想坐就坐一段,想下就下,加之站密车多,无须等待太久,又不用走地道、过隧道,甚是自在。其次,在于车资低廉。百年间各种物价的加加减减不知凡几,唯独叮当的车资不轻易调价或者可以说是雷打不动:一次两圆。请问,在总体富裕程度颇高的香港,两圆港币怎么说也跟“贵”字无缘吧?这样便宜的车资(两圆港币可以不论远近、坐完全程,长者及孩童更有半价优惠),它的吸引力就可想而知了。这也难怪,叮当的芸芸乘客中长者或莘莘学子及其它收入较低者占了不小的比例。笔者由此想,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只要是弱势群体的“宠儿”,它就不可能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叮当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它的慢。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试想一下,如果你经过一段时间紧张而快节奏的工作之后,是不是想放松一下神经呢?叮当正是都市男女松弛神经的好载体。不少收入颇丰的白领就钟意从高楼大厦走出来一头钻进叮当车中,在叮当声中望向窗外,阅尽人间百态,让发涨的头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恐怕是高速交通工具所不能胜任的吧!对于高地位高阶层的人土而言,跻身叮当之中非但不掉身价,反会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活在人间而愈加自在,愈加踏实。而对于那些旅游观光客、自由行者,乘坐叮当的好处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叮当,叮当,在一声声清脆的电车声中,香港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阳光明媚、充满希望的早晨。一年、两年、十年、百年。

  叮当,叮当……

  (香港《紫荆》杂志2004年10月号文章;作者:春 江)

 
编辑:张明】
:::相 关 报 道:::
·天星小轮:香港永恒的风景 给人别样的享受(图) (2004-10-11)
·香港的特色交通:山顶缆车、天星小轮和有轨电车 (2004-05-20)
·香港的细枝末节:一个走马观花的旅游者的观感 (2004-10-09)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