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 题: 
>> 中新网版权申明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斯蒂格利茨:我们从印度洋海啸中可汲取很多教训

2005年02月02日 16:48

  在海啸救援的具体工作中,世界显得像一个地球村;但要使得受灾地区真正恢复和长远发展,并避免此后类似灾难的重演,全世界还亟待建立更完备的协作机制

  从那场给亚洲造成巨大破坏和生命损失的海啸中,我们可以汲取很多教训。

  全世界通过电视看到这场灾难的惊心动魄的画面,也同时感受到了全球化的威力。的确,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世界才真正显得如同一个“地球村”。

  有关灾害破坏程度的新闻传到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农场,所用的时间似乎长了一点。不管怎样,最后他还是决定取消休假,并向灾区人民提供一定金额的援助。随后,当世界各国竞相为渴望救援的灾民提供援助时,美国捐助的价码也不断水涨船高。

  不过,与众多物质财富远不及美国的国家相比,美国的援助仍显得十分吝啬。

  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亚提供了两倍于美国的援助额;日本的承诺比美国高出50%;而欧洲承诺的金额则达到了美国的五倍。

  这再次提醒人们这样一个事实: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在对外援助方面一般来说也是最吝啬的——与它花在战争和国防上面的经费相比,就更是如此。

  这场灾害是国际性的,因此由联合国牵头协调救灾行动再恰当不过。

  令人遗憾的是,美国起初无视受灾地区和联合国已经在进行的救灾努力,试图牵头组织一个“核心集团”,另起炉灶开展援助活动。这一计划被普遍认为是削弱多边主义的又一次图谋。

  不过,无论美国动机如何,它后来还是明智地选择加入联合国的救灾框架。布什政府称自己是在其他行动尚未开始的仓促情况下试图成立“核心集团”。这种保全脸面的托词勉强得到了认可。

 
编辑:闻育旻】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