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片|图片库|图片网
时 尚 |汽 车|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国际游资热炒 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别国经济问题

2005年05月13日 14:54

  中新网5月13日电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交易中,突然短暂突破多年来在8.277上下波动不超过0.3%的常规,攀升到8.270的水平,一时引起人民币在进行升值演练的猜测。之后,又有传闻5月8日人民币升值,后又预言5月18日人民币升值,升值的传闻一波接一波,大有人民币不升值誓不罢休之势。近日又有某知名国际投资机构经济师称“人民币升值受外界压力过大的影响,还会有加大的可能”。

  国际游资豪赌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除了所面临的国外政治压力外,还面临着国际热钱一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达6099亿美元,其中2004年净增2067亿美元,主要来源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606亿元,海关统计的贸易顺差32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项下企业多结汇、少购汇比上年多增300亿美元,外债增加350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100多亿美元,个人转移和收益及其他300亿美元,证券投资100多亿美元,此外还有一部分是境内机构在海外的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以及金融机构调回的资金。

  这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就是流入境内的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即国际游资。虽然对此目前尚无确切的数字,但据国家发改委的初步统计,2004年进入中国境内的国际游资应不少于1000亿美元。而数字亦表明,2004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约70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近一半,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约1120亿美元,增长更达1倍多。可见,国际游资已通过直接投资项下和贸易项下的各种合法与非法渠道进入中国境内。

  从理论逻辑上看,境外资金投资于境内房地产的依据在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并持有境内不动产———境内通胀压力上升———房地产价格上涨———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换言之,国际游资期望通过“境内房价攀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双保险来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

  升值不可能解决别国经济问题

  对于日前人民币升值的传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元龙和人民大学财经学院赵锡军均认为,这纯粹是一种炒作。并表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有自己的时间表,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客观环境,逐步地完善汇率机制。

  王元龙博士说,人民币汇率升值面临的外在压力主要在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人民币低估是导致美国的贸易赤字持续增加的主因,把解决全球经济失衡寄希望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大多数商品如纺织品、玩具等,是他们早已放弃的产业。人民币升值与否,都不会影响到其国内的生产就业。

  而美国《华尔街日报》9日的一篇署名文章也指出,即使人民币汇率调整,美国的贸易赤字也不会因此而减少。美国对境外商品的进口只会从中国转向其他国家。如果人民币被迫升值,最直接的结果可能是经济的萧条和通货紧缩,这可能比贸易制裁对中国造成的威胁更大。如果人民币升值25%,那么通货紧缩率可能至少是15%。(徐思佳)

 
编辑:姚笛】
:::相 关 报 道:::
·谢国忠驳人民币升值论调:短期内重估可能性极小 (2005-05-12)
·汇改条件具备不会被动升值 (2005-05-12)
·人民币升值炒风减弱 汇率改革仍无确定的时间表 (2005-05-12)
·国家统计局官员: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出口大幅萎缩 (2005-05-11)
·《华尔街日报》批评美立法强制人民币升值的行为 (2005-05-10)
·综述:香港业界恐人民币升值增加香港通胀压力 (2005-05-08)
  相关专题:人民币汇率改革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