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华文摘》文章:斯大林的身世之谜

2006年04月18日 15:39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对自己的出身讳莫如深

  神秘的斯大林有着谜一般的身世。

  在苏俄领导人心中,革命者除了党的事业外,不应当存在任何个人的东西,列宁和苏俄其他革命者都不写日记,不过多地宣传自己的家庭,而斯大林对此更是讳莫如深。

  1929年,苏联准备庆祝斯大林的大寿。这时,斯大林的秘书托夫斯图哈从所有的档案馆里调出了关于斯大林的档案资料,想写一部完整的斯大林传记。结果,他只写出了一本薄薄的、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的《斯大林传略》,因为有关斯大林身世和经历的资料少之又少。

  布尔加科夫是斯大林时代最神秘的作家。他因为写过几本被禁的剧本而出名,也因为一个上演剧《图尔宾一家的命运》受到斯大林格外垂青。这出戏斯大林看了无数遍,布尔加科夫也因此名噪一时。1939年,莫斯科艺术院交给布尔加科夫一个任务,为斯大林的青年时代写剧本。他很快就写了一部有趣的、富于浪漫色彩的关于科巴的剧本,科巴是斯大林年轻时的曾用名。剧本很快在剧院通过了,当时,管文化的官员为此也很高兴。但后来,布尔加科夫同院方谈妥,要到格鲁吉亚去一次,找些斯大林年轻时的见证人谈谈,充实一下剧本,并找找有关档案和文献资料。但是,此事突然半途而废。剧院领导对作家说,斯大林的秘书处读了剧本后说,不能把斯大林化为文学艺术形象,让他在台上讲一些纯属虚构的话。

  据说,对于这件事,斯大林本人也说:“所有的年轻人都一样,为什么关于斯大林的青年时代要写一部剧呢?”

  于是,剧本夭折了。

  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也曾有为斯大林写传记的念头,但是托夫斯图哈在给高尔基的回信中写道:有关斯大林生平的“资料少得犹如‘猫的眼泪’……档案资料贫乏,提供不了任何东西。”结果,高尔基也没写成。

  斯大林不喜欢过多地提到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跟其他革命者相比,我当时并没有做过任何值得大书特书的工作。”

  斯大林宁可没人知道他过去的历史,也不愿意人们去了解他,他对自己的出身等讳莫如深,因此,人们对他早年的生活以及他的双亲知之甚少。

  母亲骗说自己领走了儿子

  1899年,斯大林因宣传马克思主义而被教会中学开除。

  当时,学校存有一份档案材料:《教会中学校务大会关于约瑟夫·朱加什维利因不参加考试而被开除的记录摘抄》。

  斯大林被学校除名后,没有回家,而是到观象台找了一份工作。他的母亲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笃信宗教的她承受了可怕的打击。她觉得自己当初为儿子所做的牺牲都白费了,她担心上帝会就此抛弃儿子。她来到观象台,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想劝服儿子回到教会中学去,但是没有成功。

  有趣的是1930年,斯大林的母亲对美国记者H·R·尼克博克谈话时,对这件事做了完全的否认。她说:

  “由于他身体不好我才把他带回家的。他进神学院时,还是个壮小伙子,可是过分的用功使他到19岁时身体垮了。医生告诉我,他可能患的是肺病。于是我把他从学校领走了。”

  斯大林的母亲说这番话,为儿子的开除解脱是出于什么目的?人们无从知晓。惟一可以说服人的解释就像这位母亲所说的:她的心为儿子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不好而不能平静,她宁可自己担着罪名,也要使儿子不开罪于上帝。

  斯大林不可能不了解母亲的这份心。从他后来的行为看,他尽量避免在宗教问题上过于刺激母亲。

  母亲一生的遗憾

  斯大林的母亲叶卡捷琳娜是一个虔诚的教徒。

  1935年,斯大林已经功成名就,成为前苏联党和国家的伟大领袖。当他返回故里去看望他的母亲的时候,母亲对他说:

  “真可惜!你没能当上神父。”

  这是她一生深感遗憾的事。斯大林在世时,常常以赞叹的口吻说起母亲的这番话,欣赏母亲对他所取得的人间盛誉及对风尘利禄所持的轻蔑态度。

  斯大林惟一公开提起父亲,却不合事实

  关于斯大林的父亲维萨里昂·伊凡诺维奇·朱加什维利有许多不好的传说。

  他是个小鞋匠。斯大林在小时候常常挨喝醉酒的父亲的打骂。对于父亲,斯大林没有什么好印象,也没有什么感情。但是,斯大林后来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文中,把做鞋匠的父亲描写成了一个从手工业者发展成无产阶级的人。他说:

  “假定有一个鞋匠开了一个小鞋铺,因为竞争不过大厂主,结果只好关门,到梯弗里斯皮鞋工厂老板阿德里汉诺夫那里当雇佣工人去。他进阿德里汉诺夫的工厂,并不是想永远当个雇佣工人,而是想积些钱,凑一笔资本,再开自己的鞋铺。可见这个鞋匠的地位虽然已经是无产阶级的地位,但他的意识暂时还不是无产阶级的意识,而是彻头彻尾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换句话说,这个鞋匠的小资产阶级地位已经消失,再也不存在了,然而他的小资产阶级意识还没有消失,他的意识落后于他的实际地位……他打算积些钱,再开自己的鞋铺。这个无产阶级化了的鞋匠工作了一个时期就感觉到积些钱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领到的工资只够勉强维持生活。而且他又看到开个铺子并不是那样吸引人:要付房租、顾客刁难、手头无钱、大厂主的竞争以及诸如此类的种种麻烦——多少令人操心的事在折磨一个开小铺子的鞋匠。而无产者可以少操这种心,既没有顾客的麻烦,也不必担心房租,早晨去上工,晚间‘安心地’下工,星期六也同样安心地把‘工钱’装进口袋。我们这位鞋匠的小资产阶级的梦想就在这里受到了第一次打击,在他心坎中就初次产生出无产阶级的意识。”

  “过了一些时候,我们这位鞋匠觉察到:领到手的钱连买最必需的东西也不够,增加工资对于他是极端重要的。同时他又发现工友们在谈论着什么工会和罢工。我们这位鞋匠在这里意识到:要改善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和厂主作斗争,而不是开自己的鞋铺。他加入工会,参加罢工运动,并且很快就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了……”

  这是斯大林在公开场合惟一一次提到父亲。

  按斯大林的这种说法,他是一个有觉悟的无产者的子弟,可以说是俄国的倍倍尔了,倍倍尔是德国工人出身的革命家,斯大林一直推崇的人。而在事实上,这个鞋匠并没有成为一个有觉悟的无产者,而是一个对妻儿不负责任,只知道喝酒的酒鬼,斯大林一生都耻于提起他。

  父亲在酒后斗殴中被人捅死

  斯大林的父亲维萨里昂·伊凡诺维奇·朱加什维利祖祖辈辈都是农奴,他自己则成了一个小鞋匠,与一个农奴的女儿叶卡捷琳娜结婚。他们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斯大林是他们的第四个孩子。格鲁吉亚人以能喝酒著称,鞋匠的喝酒更是出类拔萃,“醉如鞋匠”是人们的一句口头禅。维萨里昂体格魁梧,黑眉浓须,脾气暴躁,他酗酒成性,把挣的钱都买酒喝了,没有足够的钱养活全家。

  1890年,维萨里昂·伊凡诺维奇·朱加什维利在一次酒后争吵斗殴中被人用刀子捅死,那时斯大林才11岁。这段经历给他留下的都是痛苦的回忆。

  斯大林一生自己取过两个名字

  今天,斯大林这个名字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斯大林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载入了历史史册。

  然而,“斯大林”这个名字是他34岁时取的。他一生给自己取过两个名字:一个是科巴,流行于革命者中间;另一个就是斯大林,震惊了整个世界。

  斯大林,最鲜明简洁地表达了他的性格特征,它的俄文意思就是“钢铁”,钢铁般的性格,一个铁腕人物。同样地,科巴这个名字,同他的性格也极相符合。“科巴”,意思为“不屈不挠的人”、“无情的人”。在格鲁吉亚的传奇故事里,这是一个绿林好汉的名字。

  这两个名字都十分恰当地表达了斯大林的人格特点,无论是“科巴”还是“斯大林”,都是斯大林非凡一生的文字写照。     

  (文/吉润菊 摘自《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斯大林》)

 
编辑:王忠海】
:::相 关 报 道:::
·《中华文摘》文章:为计算机族开食谱
·《中华文摘》文章:略说北京的西餐
·《中华文摘》文章:若你请不起明星大腕
·《中华文摘》文章:2006职场风向标
·《中华文摘》文章:女性九大热门职业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