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的“中国式困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的“中国式困局”

2010年10月29日 10: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作 为 一 个 没 有 经 过 高 度 工 业 文 明 阶 段 的 国家 , 中 国 跨 越 式 的 发 展 一 方 面 需 要 “ 补 工 业 文明 的 课 ” , 另 一 方 面 还 需 要 避 免 工 业 化 时 代 的“ 不 节 能 ” 。 这 种 前 所 未 有 的 境 况 , 使 中 国 绿色 建 筑 和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的 进 程 遭 遇 到 “ 中 国 式困局”。

  在业内专家看来,中国的生态城市和节能建筑 之 路 , 本 质 上 其 实 是 中 国 发 展 道 路 的 选 择 之路,是中国社会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在日前举行的“中澳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高峰论坛”上专家指出,中国不可能照搬以前西方发达国家污染发展的道路,也不存在以不发展达到不污染目的的路径,“中国式困局”下的中国需要“中国式的模式”。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气 候 环 境 , “ 本 土 化 、 区 域 化 ” 技 术 规 划 和 实施 , 借 鉴 澳 洲 等 有 益 经 验 , 采 用 “ 平 民 化 ” 标准 , 是 我 国 生 态 城 市 和 节 能 建 筑 重 要 的 突 围 路径。

  在城市建筑问题中,52%跟设计阶段有关,11%是产品购买的差错

  在中国,城市建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据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近40%的比例,如何减少二氧 化 碳 排 放 量 是 当 前 城 市 建 筑 首 先 要 解 决 的 问题,城市建设规划不完善,社会节能意识亟待提高,成为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障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陆建生在不久前举行 的 “ 中 澳 绿 色 建 筑 与 生 态 城 市 高 峰 论 坛 ” 上说。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叶青认为,建筑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并 产 生 大 量 的 垃 圾 , 城 市 化 与 碳 排 放 共 同 增长。按照当前的模式,现有的资源和环境无法承载中国全面完成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城市是必然趋势。“但是我们这个阶段就有一个矛盾和困惑,我们要‘补工业化的课’,而工业化带来的‘不生态不节能’又显得‘不合时宜’,我们必须要做低碳的可持续的东西。这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蔡穗声说。

  城 市 建 设 中 绿 色 节 能 建 筑 规 划 依 旧 缺 乏 ,同 时 , 复 制 外 国 的 建 筑 形 式 却 没 有 学 习 其 内 部运 营 系 统 , 造 成 能 源 浪 费 。 叶 青 认 为 , 在 我 国城 市 建 设 中 , 在 规 划 阶 段 对 绿 色 节 能 建 筑 进 行了 有 效 规 划 的 城 市 仅 为 少 数 , 国 内 大 多 的 城 市建 设 中 节 能 建 筑 依 旧 缺 乏 。 叶 青 说 : “ 我 们 在国 内 做 了3 0 0万 平 方 米 的 各 种 住 区 调 研 , 在2 0 0 5年 至2 0 0 8年 间 的 城 市 建 筑 的 各 种 问 题中,52%跟设计阶段有关,11%是产品购买的差 错 和 问 题 。 从 这 之 中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 二 八 ’理论,也就是80%的问题都可以在20%的前提阶 段 解 决 。 ” 一 些 专 家 认 为 , 我 国 与 国 外 一 大的 差 距 是 , 我 国 很 多 建 筑 如 玻 璃 幕 墙 等 复 制 了发 达 国 家 的 建 筑 形 式 , 但 没 有 同 步 学 习 幕 墙 内部相关的处理系统,造成能源浪费。

  但整体而言,我国社会绿色节能意识依然有待提高。蔡穗声说,广东房地产协会在八年前倡导绿色住区的时候,很多开发商以为多种树、多种草,就是绿色。广东房地产协会花了大量的时间 和 精 力 来 解 释 绿 色 是 指 可 持 续 发 展 和 循 环 经济。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因使用者意识不够而导致的“节能建筑不节能行为”。一位参加“中澳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高峰论坛”的专家说:“如果是开着窗户吹空调,再低能耗的空调都是不节能的”。

  政府行业协同、本土化、区域化力求突围

  专家认为,我国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发展可以 借 鉴 澳 大 利 亚 的 经 验 , 加 强 政 府 和 行 业 的 合作,因地制宜设定适合各地推广的“平民化”目标 , 注 重 各 种 行 业 标 准 和 执 行 规 范 的 “ 本 土化”、“区域化”,破旧“中国式困局”。

  加强政府和业界合作推广,形成合力。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东北亚区司长施朗然说,澳大利亚政府支持成立了支持绿色建筑行业研发的绿色建筑委员会,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标准和目标正在形成。政府还出台了计划和项目来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在社区建设中的应用。专家认为,与澳大利亚不同,在我国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发展中,政府的主导性地位更强,但还是需要政府和环保行业携手作战,仅凭单独一方的力量难以高效的推动此项工作。

  设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平民化”目标,加强末端控制。叶青说,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在中国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标准,如果设立的标准过高,不仅难以达到,而且会造成更多的能源浪费,“中国不仅需要高科技的昂贵的绿色技术,更需要‘平民化’、‘普世化’的绿色建筑技术”。部分专家表示,在推广过程中还必须加强末端的控制和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精细 管 理 是 环 保 实 施 的 重 要 路 径 , 定 出 适 宜 的 目标,利用适宜的技术,降低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城市的生态和环保。

  立足“本土化”,重视“区域化”。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现阶段,发展绿色建筑和推行生态城市,基础环境和发达国家都不同,在城市化进程还没有完成的中间阶段,在工业化经济水平还不高的地方、建筑行业水平还很低、科技对建筑的贡献率是低于科技对农业贡献率的情况下,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推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不可能的,必须是立足于本土。同时,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气候环境不同,需要根据各地的环境引进不同国家的技术。“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能照搬美国的A模式,也不是美国学者布朗提出的都不要发展的B模式,而是中国特色发展的C模式。既要发展,又要低碳可持续,这对于中国是经济政治社会领域深刻的革命。”叶青说。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